阅读新闻

月线5连阳后会否见顶 八大因素左右6月行情

[日期:2009-05-30]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作者:李鹤鸣 [字体: ]

2009年05月29日09:17   大洋网-信息时报 李鹤鸣

000001

持续半年多上涨的沪深股市在5月份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从4月份上市公司一季报的差强人意,到月初宏观经济数据的喜忧参半,再到甲型流感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以及最近大盘IPO的重启等等,连续的重大利空下A股虽然依旧负重前行,但却已疲惫不堪。6月行情在即,可欧美证券市场的多年历史表现说明,阶段性行情的顶部或底部较多发生在5、6月间,香港股市亦流传着“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谚语。A股市场6月行情因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显得扑朔迷离。

即将到来的6月行情将如何演绎,我们不仅需要从基本面、政策面和技术面进行分析,更要从另外5个与股市涨跌密切相关的因素单独考虑。海外市场的“6月预言”在A股是否能够灵验,最终取决于这8大因素的共同作用。

因素1

基本面

宏观经济能否出“拐点”

机构早在年初就对中国经济上半年探底反转的预期颇高,可是4月份的多项经济数据给“乐观派”泼了一盆冷水。4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出口形势继续恶化。广发证券据此认为,伴随着CPI与PPI数据的继续为负,经济层面是否能保持稳健复苏仍须时间考验。

跟大部分券商的谨慎与反复不同,野村证券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则是坚定的“看多派”,他从4月初就断言中国经济已经探底走向复苏。在最新一篇的研究报告中,他强调年初至今中国家庭支出同比增长了9%,孙博士认为投资者低估了今年刺激政策对消费的正面刺激作用,高估了中国经济不平衡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很可能低估了消费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势头。

因素2

政策面

监管层是否放弃“维稳”

相对于经济数据的差强人意,5月以来监管层在政策面仍保持高频率的利好发布速度,其中化工、汽车、家电、新能源等扶持政策接踵而至。但广发证券认为,目前政府重点更多落实前期已出台的政策,“缺乏新意”正是造成目前政策对股市刺激效应递减的关键原因。

而4月份以来监管层先后对创业板和主板IPO放行的态度对市场震动极大,很多投资者对执行了1年多的股市维稳政策可能终结表现出担忧。不过英大证券李大霄表示,无论是为了启动内需还是启动新股发行,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一旦市场因此大幅下跌,监管层一定会出手干预,防止股市再次大起大落。

因素3

技术面

近期调整是否“中场休息”

广发证券认为,6月行情再创新高可能不大,调整将是6月行情的主旋律,期间沪指有可能在2450点至2650点的区间展开振荡。第一技术支撑位应为前期次高点2579附近,但考虑到周K线上该区域的累计成交仅为1.3万亿,换手不足20%,这一规模难以形成有效支撑。相比之下,2450点左右的密集成交区今年以来已累计超过3.3万亿成交,换手超40%,规模足以形成阶段性有效支撑。

因素4

流动性

流动性会否突然衰竭

4月份新增信贷规模较一季度急跌,加之监管层有关“货币政策动态微调”的声音一出,引发了市场对于央行资金回笼力度可能增强的想象。对货币政策适时微调,很有可能会适度收紧信贷,这也就意味着收缩流动性,对目前主要依靠流动性来驱动的股市行情来说是一大利空。

瑞银证券也认为,二季度后流动性对股市上涨的驱动力在逐渐衰减,首先在一季度放出4.5万亿元信贷后,即使按照最乐观的预期,未来3个季度每月的平均新增信贷规模也不过只有4000亿元左右,远远小于前3个月的平均水平。其次,截至一季度末,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已达78.76%,比08年末平均70.42%的仓位上升近8个百分点,基本达到牛市水平,目前机构投资者手中的存量资金并不足以推动股市继续大幅上升。

 



[1] [2] 下一页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两市大盘强势收红 六月A股有望迎来开门红
下一篇:QFII称重仓是冒险 兴趣转变短期集体回避A股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