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国际对冲基金云聚香港 对赌中国经济硬着陆

[日期:2011-03-25] 来源:  作者: [字体: ]
 被通货膨胀紧紧咬住的亚洲新兴市场,整个第一季度都处于“失血”的状态。

 

  2010年底以来,唱空新兴市场的声音不断涌现,部分国际资本开始悄然由新兴市场“出逃”。“印度、印尼、韩国、台湾、香港、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第一季度都有不少资金流出”,招商证券(香港)宏观经济研究主管谢亚轩博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这样表示。

  美国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 Global最新数据,截至3月2日,新兴市场股市基金的当周资金流出额为25亿美元,连续第6周流出,创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最长资金流出周期。

  根据EPFR相关数据计算,今年以来已经有超过210亿美元资金流出新兴市场股市基金,资金规模约达到新兴市场2008年吸金顶峰期时的1/5.

  与此同时,国际对冲基金则云聚香港,摩拳擦掌对赌中国经济硬着陆。宽松的监管环境与弱小的亚洲同业竞争对手,让这些国际炒家信心满满,随时准备狙击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新兴经济体。

  资金大挪移

  这些“失血”的新兴国家有着相同的问题——高通胀、资产泡沫、货币政策紧缩。

  例如,越南2月的通胀率达到了12.31%,比去年全年通胀率高出3个百分点,为两年来的新高;印尼1月通胀率达到7.02%,2月尽管有所回落,通胀率仍达到6.84%,远高于该国央行4%~6%的目标区间;印度今年通胀率一直在8.2%以上高位徘徊;巴西与俄罗斯一年以来的通胀率均达到6%以上。

  在经济学定义里,6%以上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能称得上是“严重”,10%以上的就是“急剧”的通胀率了。这种通货膨胀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扭曲,货币迅速贬值。

  在投资者对新兴市场通胀担忧下,新兴市场股票基金走势萎靡,一度跌破投资者心理防线。据记者统计,2月印度BSE30指数最大跌幅达到16.3%,巴西BOVESPA指数最大跌幅约为10.99%,菲律宾综合指数跌幅12.26%,而泰国、印度尼西亚、智利、土耳其等国综合指数跌幅均在10%左右。

  在跷跷板的另一头,发达市场的主要股市正重振旗鼓。EPFR相关数据表示,今年迄今,投资者已经向美国、欧洲、日本和全球股市基金投入470亿美元,其中单是美国就流入290亿美元。

  “资金乾坤大挪移,”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在其博客上这样写道。据他的判断,这些出逃的国际资本统统流去了“增长前景明显改善,通胀压力尚不算明显”的美国等发达市场。

  “资金流出新兴经济体,特别是通胀高企面临政策收缩的经济体,是今年全年都会观察到的一个现象,直到其通胀得到控制。” 谢亚轩博士认为。

  不过,发达市场火热的势头也许不会持续多久。有市场人士认为,当前投资者对发达市场的风险偏好属于短期避险行为,一旦有诸如欧债危机等方面的风吹草动,发达市场股市接下来可能出现较大的回调。

  对冲基金:狙击中国经济?

  投资者们出于对亚洲市场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的担忧而转战美国市场之际,国际对冲基金则云聚香港,摩拳擦掌对赌中国经济硬着陆。

  情愿将办公室搬来亚洲的国际对冲基金大鳄接踵而至。3月3日,香港证监会公布,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已在2月21日获得香港证监会发放的第1类牌照,获准在香港销售自己和其他公司的基金,并从事经纪业务。这是继去年索罗斯在香港设立办公室后,第二间名声显赫的国际对冲基金公司进驻香港。

  管理资金规模达28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德劭集团(D.E. Shaw Group)干脆准备将下一间工作室布局上海。刚刚将高层办公室转移至香港的德劭董事会执行委员Julius Gaudio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表示,“(德劭)将香港及亚洲其他市场作为未来20年的核心投资领域”。

  在国际对冲基金经理们眼里,“通胀无牛市”根本是无稽之谈。对无利不欢的他们而言,资产泡沫和通胀肆虐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正是做空的最佳场所。

  全球对冲基金行业分析机构Hedge Fund Research(HFR)最新报告,投资到新兴市场的对冲基金资产去年第四季度上涨近100亿美元,使总规模达到1140亿美元,直逼2007年产业巅峰。

  “对冲基金正处于荷枪实弹状态,他们眼下目标仍是新兴市场,” 新兴经济体经济与政策研究机构伦敦信源公司(Trusted Sources)宏观经济分析师Martinde Bonte在回复记者的采访邮件中写道。

  据香港证监会3月11日发布的《证监会持牌基金经理/顾问的对冲基金活动调查报告》内容,截至2010年9月30日,证监会持牌对冲基金经理在香港管理的对冲基金总数达538只,相当于2004年近五倍水平。

  对于亚洲市场高企不下的通胀,对冲基金的玩家们自有后手——增加对通胀保值基金产品的投资。英国著名对冲基金管理公司英仕曼投资(Man Group)执行董事李之秀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的电话采访中表示,该公司旗下的王牌基金Man AHL管理期货基金2010年以来加码于金、银等贵金属的投资,2010年全年回报率达到11.6%,远远高于同期全球股市0.9%、全球债券5.3%的回报率。

  2010年的黄金高涨行情,成就了Man AHL这只专业的主题投资基金。2010年全球收益率排名前十的对冲基金中,有8只基金都属于类似产品。

  而更有一些保持优秀投资记录的对冲基金抛出了做空中国的言论。美国“空头大师”詹姆斯•查诺斯(James Chanos)不久前高调发布言论表示,已募集了高达2000万美元的离岸基金,对赌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



阅读:
录入: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阳光看台:大热脸谱银币上涨
下一篇:艺术品股票游戏或将结束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