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历经“三阴两阳”的曲折之路后,上证指数一周下跌0.86%;而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CPI同比上涨3.2%,创20个月来新低,暂时宣告负利率时代终结;2月份PPI上涨0.7%,与上月持平。那么,这些因素将对货币政策和市场走势产生什么影响?
为此,《金融投资报》记者独家采访了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孙卫党、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王剑辉、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解学成。
看点之一:负利率终于“转正”
孙卫党:2月CPI同比上涨3.2%符合市场预期,创20个月来新低,而且低于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这意味着负利率终于“转正”了。尽管如此,但目前不会降息,因为目前释放的流动性会在今年下半年产生效应,同时,目前的劳动力价格、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都在上涨,未来通胀压力可能还会上升。
在利率没有下调的情况下,负利率“转正”表明了通胀水平的大幅下降,而CPI与GDP具有联动关系,且GDP将滞后于CPI一个季度,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GDP的变化趋势可能与原来预期的“前低后高”有所不同,将变为“前低后平”,一季度增幅8.3%左右,从二季度开始一直到年底可能都在8%左右。因为从投资这一块来看,房地产真正降温了,销售下滑现象在我国普遍出现。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也因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不能按期偿还,不可能新增贷款;出口这一块也是“今不如昔”,即使“两会”上商务部长陈德铭称,今年出口增幅可达10%,但与往年比还是有所下降;至于消费这一块,主要还是以“稳”为主,希望在短时期内有大幅增长是不现实的。
王剑辉:2月份3.2%的CPI上涨幅度,终于扭转“存款实际上的负利率”状态。2月CPI上涨幅度回落明显,符合市场预期。CPI现在已经处于下降通道,目前投资者更应该关注经济增速影响,基于去年三四季度预期今年经济放慢速度比较大,甚至一季度出现二次探底,而这些预期将在未来一两个月数据公布期间得到验证和修复。但存款利率不会下调,因为在CPI上升得比较快的时候,存款利率并没有马上上调。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般情况下,PPI涨幅在2%左右比较正常,但2月份PPI只比去年同期上涨了0.7%,这表明经济活动不活跃,市场销售形势不佳,企业定价能力不强。从目前各大行业的业绩来看,只有银行一个行业大赚其钱,而其他行业都望尘莫及,这实际上其他行业的价值或者财富转移到银行业来了。因此,目前应该进行“非对称性降息”,即存款利率不动,只降低贷款利率,银行应该作出一些让利。
解学成:2月CPI同比上涨3.2%,低于市场预期,负利率“转正”后,3月份CPI还会继续下降,如果今年上半年下降到3%以下的话,那么,今年全年控制通胀的目标就比较容易实现了。今年内不可能调整利率,也不可能只降贷款利率而不降存款利率。中国经济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也有必要回落到一个正常的水平,7.5%的经济增速是比较合适的,在这样的一个增长速度下,可以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从已经预告或者公布了2011年业绩的上市公司来看,大多数公司业绩还是好于市场预期的。但PPI只有0.7%的上涨幅度显然偏低,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其背后是实体经济的滑坡,经济活动不活跃,因此今年还会有几次下调存准率的机会。
看点之二:新增贷款呈负增长
孙卫党:从2月份四大行新增贷款来看,仅有2400亿元,有消息称,3月以来还出现了负增长现象。这并不是因为市场不需要钱,而是因为实体经济的不景气,企业不敢向银行借钱。 同时,目前的存准率处于历史高位,存准率还会下调。
从外围市场来看,目前影响最大还是美国经济情况,由于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美元可能走强,人民币升值将放缓,会重现外资流出的现象。新增贷款关系到市场流动性的问题,目前增加市场流动性的呼声很多,如养老金的入市等。但我认为养老金的入市从大的角度来讲是必然的趋势,至于什么时候入市,关键看市场是不是有投资价值,市场到了具备一定投资价值的时间段养老金自然而然就会入市。同时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养老金入市不是来救市的,不是为了市场投机的,它的更多的目的是做长期的投资。比较上市公司的高派息率,如果它的派息率是高于银行同期存款的,高于通货膨胀的,这个时候养老金就会有入市的动力,反之养老金市会十分谨慎。
王剑辉:年初至3月4日四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额为5500亿。而2月四大行新增规模为2600亿左右,1月新增量则为3200亿左右,即1-2月新增总计规模为5800亿左右,可见,3月头4天四大行新增贷款规模萎缩300亿左右。随着2011年加大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企业贷款的严格管控,两方面信贷总量均在下降,信贷总体需求相对低迷。一方面,这可能与实体经济不振,对资金需求下降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管理层要求“均衡”投放的结果。
3月份银行新增贷款出现了负增长,即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减少了。接下来还会下调存准率3-4次,因为“稳增长”是2012年经济工作的基调,货币政策将回归中性,央行连续10周没有进行央票的发行了,养老金、企业年金、QFII、RQFII也将入市。
解学成:1月份新增贷款是近三年来首次在万亿元以下,2月份四大行新增贷款仅有2400亿元,还有消息称,从3月以来还出现了负增长,这是一个少有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透过这一现象看清实质很重要。
我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已开始减速,2月的PPI上涨幅度仅为0.7%,创下27个月以来的新低。受益于全球化以及自身经济改革,中国经济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保持了9%以上的经济增速,其中,很大部分依靠出口拉动,但由于中国产品的比较优势日渐衰竭,高端制造业受到了国外巨头的挤压,市场化改革到了所谓的深水区。过去那种低成本、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在存准率方面,虽然2月份已经下调了一次,但不排除在2月份宏观数据公布后再下调一次。2011年我国M2比2010年实际增长了13.6%,央行确定今年比上年增长14%,那么,如果以2010年作为比较基数,2012年将在2010年基础上增长15.5%以上。这意味着今年的市场流动性会比过去两年宽松一些。
看点之三:大盘会否空中加油
孙卫党:从短期看,市场可能在2400点上方震荡。说它运行于2400点上方是因为在市场看多、做多投资者逐渐增加,赚钱效应示范下,场外资金逢低进场意愿较强,有利于大盘延续反弹行情。近期有关新股炒作的文件出台,有利于规范市场,降低投资者风险,新股改革和退市制度的逐渐完善,将给市场带来改革行情。从中期看,从3月下旬到4月下旬是一季报业绩预告和公告的时间,由于今年一季报业绩不佳,可能会拖累市场。
目前机会在于券商股。近来围绕证券行业的利好消息可谓不断:在业务品种方面,债券市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柜台交易业务等有望取得突破;在监管制度方面,IPO发行制度、净资本和风险指标管理体系将进一步优化;在券商和其他金融业的互动方面,更是有券商和银行保险的互相持股、银行资金和养老金入市等预期存在。同时看好地产股的交易性机会。因为目前市场与政策正在进行博弈。
王剑辉:指数短期面临调整,但空间有限,仍然有上涨动力,但下周市场还要面临另外一些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后的考验。在消息面多空参半的背景下,大盘很难延续前期的强势上涨态势,宽幅震荡甚至出现一定回调难以避免。一旦基本面预期发生修正或者改变,市场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短期大盘仍有整理的必要,技术性反弹结束后或再次回落。
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攻守兼备”的策略:“攻”指的是周期性行业,如交通运输业等;“守”是公用事业行业,因为今年的价格改革将涉及到这个行业,同时这个板块今年以来涨幅不大,只相当于大盘上涨幅度的一半,现在应持股待涨。至于年报行情,由于2011年大多数上市公司业绩平平,因此,在市场上的反应也比较平淡,可关注高送转,高分红的个股。
解学成:昨天沪指拿下了2433点这个关键点位,因此,大盘有望再创本轮行情新高,展开空中加油走势。从估值的角度看,目前的股指有一定的支撑,上证指数从3067点回落至2132点后,已经初步反映了经济下滑、政策紧缩的预期。新股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和高比例超募的现象已大为减少了,创业板大幅下挫,市场泡沫因此得到了挤压。AH股价格倒挂,多数股票估值已处于历史低点。除非出现经济“硬着陆”等超预期因素,否则下行空间有限。
同时从“通胀压力回落-货币政策趋于中性-流动性相对宽松-市场上涨”这样的逻辑链来看,大盘还会再续升势,至少在2500点上方。但大盘从2132点上行以来,还没有进行过一次像样的调整,从技术层面看,将有部分获利筹码需要兑现,因此不排除有短暂时的技术性回调。目前机会在于:受益政策扶持的农业、水利、高端制造和文化传媒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