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 安蓓 王宇 何雨欣) 距离中国国务院宣布调减利息税和央行加息仅仅间隔10天,中国人民银行30日傍晚宣布,从8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今年中国第六次、去年以来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业内人士表示,最近货币政策出台之频繁,实为近年来所罕见。
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一般被视为货币调控的“猛药”。不过,从去年开始,面对银行体系不断增长的流动性,央行已明确表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属于“微调”政策。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2%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已逼近10年来的历史高点。央行表示,此举是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进一步出台宏观调控措施,不仅是必要的,更是急迫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二季度特别是六月份中国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二季度达到近年来罕见的11.9%的高增速。今年上半年,增速则达到11.5%。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其中6月份涨幅更是高达4.4%。而今年中国将物价调控目标设定为3%。
与此同时,中国今年上半年贸易顺差累计达到11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1%,助推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在今年上半年突破1.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1.6%。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给国内注入大量资金,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宋国青说,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加剧了流动性过剩,使得央行越来越频繁地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前不久上调利率和减少利息税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紧缩信贷。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短短三个月之内,央行三次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于前不久运用加息、减征利息税手段打出宏观调控组合拳,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抑制流动性过剩。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减少银行的可用资金,控制贷款增速,减少全社会的流动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 5.46,0.06,1.11%)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已经很明显地暴露出了中国经济存在的两个问题:银行贷款增速过快以及银行流动性偏多。
郭田勇表示,央行在继加息和降低利息税后,继续出台这一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减少银行可用资金,以达到将全年银行贷款增速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
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 | ||||
次数 |
时间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幅度 |
17 |
07年08月15日 |
11.5% |
12% | 0.5% |
16 |
07年06月5日 |
11% |
11.5% | 0.5% |
15 |
07年05月15日 |
10.5% |
11% | 0.5% |
14 |
07年04月16日 |
10% |
10.5% | 0.5% |
13 |
07年02月25日 |
9.5% |
10% | 0.5% |
12 |
07年01月15日 |
9% |
9.5% | 0.5% |
11 |
06年11月15日 |
8.5% |
9% | 0.5% |
10 |
06年08月15日 |
8% |
8.5% | 0.5% |
9 |
06年07月05日 |
7.5% |
8% | 0.5% |
8 |
04年04月25日 |
7% |
7.5% | 0.5% |
7 |
03年09月21日 |
6% |
7% | 1% |
6 |
99年11月21日 |
8% |
6% | -2% |
5 |
98年03月21日 |
13% |
8% | -5% |
4 |
88年9月 |
12% |
13% | 1% |
3 |
87年 |
10% |
12% | 2% |
2 |
85年 |
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 | ||
1 |
84年 |
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