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秋拍过后进入冬季? 大萧条下的艺术品市场

[日期:2008-10-21]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作者: [字体: ]
 

    艺术品投资遭遇冰风暴

    近日,一向被视为中国艺术市场风向标的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已落下帷幕,而此时则正值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华彩乐章完结,全球处于经济大动荡之时。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已倒下3家,中国股市接连失守2000点“阵地”,后奥运时代,对处在全球金融风暴之中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而言,面对即将到来的秋拍,大家都怀揣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因为它的走向既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也预示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未来。

    匹配影视剧:《边走边唱》

    解读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究竟会对即将开始的秋拍和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面对这个问题,大多数业内人士给出的答案只有三个字——不一定。

    金融风暴只是“小意思”?

    众人口中的“不一定”既包括了无法量化其影响的大小与深远程度,同时还包括着不一定好与不一定不好这双重含义。总之,对于中国当下的艺术品市场而言,所有人都在抱着谨慎又乐观的心态,边走边唱。

    对此,观复博物馆馆长、收藏专家马未都认为,影响虽避免不了,但却也未必会很大,因为历史上的数次金融风暴似乎都没有对拍卖和艺术品市场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与马未都意见相同的还有苏富比亚洲区总裁程寿康。年逾50岁的他说自己在香港本地就已经见过两次崩盘,一次是1987年,股指一天下调600点,还有一次是1998年。但事实证明,这两次金融风暴都没有阻止艺术品市场一路向阳的脚步。这一次的全球性危机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吗?对此,程寿康坦承目前还很难说。但他也特别提到,伦敦拍卖会正巧赶在雷曼兄弟宣告破产的当天举行,当时正是达米尔·赫斯特作品的专拍,结果夜场就拍出新高,逾7000万英镑的价格甚至超过了预期的收入。

    当然,也有人敏感地发现了一些变化。例如“澳门亚洲艺术拍卖周”发起人之一的日本亲和艺术拍卖株式会社社长仓田阳一朗就表示,从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部分的拍卖结果来看,受到世界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不少人对购买高价艺术品已经开始持观望态度。同时,学经济出身,一直被誉为经济市场和艺术市场“两栖专家”的仓田阳一朗还分析说,短期内由于艺术市场的冷却,成交预估价与当前下跌的市场价格相比,买家会感觉有些偏高,所以流拍的艺术品也就随之多了起来。

    那么,即将迎来秋拍的内地拍卖公司对此又都抱有怎样的态度呢?对此,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赵旭说:“市场在经济低谷的时候,投资艺术品恰恰是一个避风港。”正在紧张忐忑地积极准备秋拍的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达女士也认为无论经济情况怎样,人们都不会放弃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中国嘉德董事副总裁寇勤则说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格局是丰富多彩的,在变化时期有起伏也是正常的表现。从今年苏富比的秋拍就能看出它们不再是一片红或一边倒。但像中国古书画,近现代当中的一部分精品,还有像工艺品、紫砂等都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国强在采访中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在他看来,预测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下一步走势是徒劳的,因为“经济始终是主线,这个市场也可能脱离经济走势。”同时,董国强认为这个市场不仅有投资的价值,还会有情感投入,所以它会相对稳定。而且,金融风暴对很多资深的老收藏家而言,反而也成了一个好机会,因为拍卖会上拍品的价格肯定会跟着环境做适当的调整,所以很多好东西可以在相对低的价位上买到。

    不仅是各大拍卖行,甚至连在一级市场从事画廊经营的黄燎原也在未雨绸缪的同时对未来信心满满。刚结束21天欧洲之行的他亲身体会到了金融风暴对于世界的影响,“欧洲电视台的主持人每天都愁眉苦脸甚至带着哭腔,不过回到国内感觉一下就变了,就在昨天,我的画廊还有新款进账。”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次贷危机搅动了艺术市场 新藏品吸引新买家
下一篇:中国邮政报:文化就是集邮发展的利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