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影视剧:《过把瘾》
解读
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大幅度变动让不少人有些心凉,很多人都在感叹难道投资艺术品市场真的逃不过“过把瘾就死”的漩涡吗?
传统艺术品才是“安全岛”?
对于这次金融风暴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虽然诸多业内人士都不敢给出准确性的答案,但在采访中,他们却都对传统艺术品的价值与价格颇有信心。甚至有人直接为收藏家及投资者指明了道路:今明两年宜买古代、近现代绘画。
在北京华辰拍卖公司董事长、国内拍卖行业元老甘学军眼里,当代艺术品与传统艺术品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仅藏家群体不同,行情走势也已经呈现出了两条不同的曲线。甘学军解释说:“当代艺术与金融市场的曲线更为接近,而传统艺术品的走势则受长远的宏观经济前途判断影响,它对金融市场的反映并不明显。”
其实市场也已经用事实说明,传统艺术品确实有着其不可比拟的坚挺价值。这一趋势在已经结束的纽约秋拍中就已显露无遗。当时恰逢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后的第二日,纽约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家拍卖行在同一天举行了各自的亚洲艺术品拍卖。在这场德比大战中,苏富比着重点是中国当代艺术品,而佳士得则力推中国传统工艺品。最终两家拍卖行的成交结果也产生了天壤之别。纽约苏富比的“亚洲当代艺术”拍卖只取得了851.3万美元的成交总额,还不及前两年一幅作品的价格。这也是苏富比从2006年春季举行“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以来,成绩最差、成交率最低的一次。211件作品上拍,只成交137件,成交率仅64.9%。反观佳士得的拍卖,虽没有出现疯狂价位,但成交率仍旧持续走高。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件“清乾隆黄地绿彩云龙纹贯耳穿带瓶”。去年,同样一件品相完整的贯耳穿带瓶就曾在香港拍出1000多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而这一次在纽约拍卖的这件拍品,尽管品相并不完整,成交价却依旧达到了1216万元人民币,可见传统艺术品的价格并没有受到金融市场的直接冲击,仍然在稳步攀升。
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结果同样是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尽管秋拍的开局并不顺利,但中国书画的拍卖成绩却依然比较稳定,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部的主管张超群先生在拍卖后表示:“这场拍卖再一次证明了艺术家的出色代表作能持续创造佳绩,而成熟的收藏家也坚持对于高品质作品的追求。”当然,在“皇威万代”专场拍卖会上,清乾隆御制《大阅第三图·阅阵》刷新清代宫廷御制画作世界拍卖纪录,乾隆帝御宝交龙钮《乾隆御笔》白玉玺则刷新了白玉世界拍卖纪录。这样的好成绩更是用事实和数据证明了传统艺术品的“威力”之大。
对于这样的结果,马未都解释说:“以清代以前的中国古董和中国古画来说,它们的价格体系是逐渐形成的,它跟当代的绘画作品完全不一样。”董国强也在采访中强调,对于传承有序的传统艺术品而言,它们的价位是在没有金融资本的干预下一天天成长起来的,所以无论价格还是价值,它都会非常结实,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变化。
在这个多事之秋,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而言,传统艺术品就仿佛是一抹秋日的艳阳,足以把阴霾遮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