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新京报:30余万假田村卡收藏市场圈钱

[日期:2008-10-25]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字体: ]

来源: 新京报

制假者被诉诈骗400余万元,当庭否认指控

  本报讯 (记者王殿学)“收藏市场比《疯狂的石头》还疯狂。”被诉诈骗400余万元的刘克华昨日在一中院受审时说。其被检方指控,去年4月底至5月初,伙同汪某在天津中天制卡有限公司(原田村电话磁卡制作卡单位),用该厂原来制卡剩余材质制作假“田村电话磁卡”30余万张。

  被告否认制假指控

  刘克华进入法庭时面带微笑,面对检方对其制作假“田村电话磁卡”30余万张,卖给“卡商”石某4万余张,骗钱410万元的指控,刘克华完全否认。

  刘克华称,他与石某早在1997年就认识,制造假卡就是石某的主意。刘克华说,生产前他很担心违法,得知制卡成本很低,但收藏市场需求量很大,他立即联系曾经生产真卡的中天公司。“这不影响收藏,因为田村电话磁卡早已停产,已不再流通。”刘克华说,所谓假卡与真卡的区别是,真卡有电信部门写磁,有电话金额,但假卡没有。

  当庭指控受害人违背承诺

  刘克华制作出假卡后,经过与石某协商,以市价的三分之一出售。所以,受害人石某的证言,对案件审理很重要。石某称,刘克华卖给他卡时,说是经电信部门委托生产的厂家剩余的次品,并没有明确说是假卡。

  刘克华当庭指控是石某违背承诺,对买卡人进行了诈骗。他说,石某做了多年卡商,就算石某否认提议他制作假卡,依石某对卡的经验,也绝对可以看出是假卡。对于自行销毁未售假卡的行为,刘克华则辩称,销毁的原因就是石某违背承诺,明知是假卡却当真卡卖给收藏人。

  此案未当庭宣判。

  ■ 相关链接

  田村电话磁卡是我国最早的电话卡,发行于1994年,因为制作材料来自日本田村,磁卡电话机由日本田村公司及其协作企业制作而得名。

  田村电话磁卡共发行了70套,2001年停止发行,被IC卡取代,但在收藏市场非常受宠。“梅兰芳诞辰100周年”曾被炒到1.2万元一套。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投资收藏的新宠——航天系列金银币
下一篇:北京晚报:剩材料制假卡专蒙收藏家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