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消费者质疑“太空邮票”收藏价值

[日期:2008-11-04] 来源:江苏商报  作者: [字体: ]
(信息来源:江苏商报 )  时间:2008-11-4 14:56:17
 
 

    随着神七火箭的成功发射,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相关的藏品,宣传时极力表示其藏品具有巨大的升值潜力,将来定会身价百倍,成为传世之宝。其中有一套“太空邮票”更是号称史无前列的使用火箭残骸制造,绝无仅有。近日,林先生来电本报,他自己本来打算买一套“太空邮票”送给生意伙伴,可他看过产品后迟疑了,因为有几个问题他还没有办法证实。

    林先生告诉记者,这套“太空邮票”号称用神舟火箭的残骸制造,这成为其一个有力的卖点,但它是否真的用火箭残骸制造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得知,这不像钻石和黄金能够检测确认,要知道每次发射火箭的残骸都会被完全回收研究,没有报道说哪一次的火箭残骸会被制作成收藏品。另外,这套“太空邮票”宣传说是由总装备部审批、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联合发行,作为两家科研单位也能直接发行邮票吗?这让他很难相信,因为发行邮品应该具有相关资质。

    在林先生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太空邮票”的宣传广告。广告上大篇幅地宣传了其升值空间,介绍这套所谓世界第一套火箭残骸邮票在人民大会堂首发,并有多位没有显示姓名的专家称:抢到就是“财富股”“传家宝”。宣传材料中还举出了以往发行的“神舟五号”搭载的三版60枚邮票在2007年以220万元天价拍出,1968年登月火箭残骸制造的圆珠笔已估出500万元人民币天价。宣传通过这些例子来说明“太空邮票”“价值必将百倍千倍飙涨”。

    带着林先生的质疑,记者以顾客身份根据广告中的地址来到了位于南京鼓楼邮政大厦二楼的藏品专卖点。现场大幅的宣传广告也显示该藏品是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发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监制。当记者对藏品的升值潜力提出疑问时,销售人员照本宣科的重复了宣传材料的内容“火箭材料的使用是需要通过军方审批授权,是国家破例发行,同时又是限量发行10000套,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广大狂热的航天收藏爱好者的需求……

    随后记者表明身份希望专卖点能提供“太空邮票”相关审批手续,但工作人员以负责人不在为由表示拒绝,对于其他相关问题也没有正面回答。数小时后,“太空邮票”南京销售商负责人来到本报,他解释说利用火箭残骸经过了解放军总装备部的审批,制作材料来源绝对没有问题。而两家发行单位并不是直接的发行人,他们是委托东方腾飞投资有限公司操作的。该位负责人还提供了相关的书面证明。

    记者随后就“太空邮票”广告内容咨询了江苏省工商局广告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关于一些所谓的藏品宣传升值空间的问题,国家工商总局曾发布文件特别进行了约束,提出不得使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名义作证明;不得使用“破例批准”“打破惯例”等缺乏依据的误导性用语;不得对升值趋势作无根据的判断或承诺,如“必将一路飙涨”“升值潜力无限”“市值很可能一跃千里”等。“太空邮票”在其广告中使用“价值必将百倍千倍飙涨”等等保证性语言已经涉嫌违反了这一规定。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宝木:邮市反弹乏善可陈
下一篇:楚天都市报:奥运邮票价格持续下滑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