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王泰广老师的《扭曲邮票属性不利于集邮发展》一文,写得比较精辟,给笔者的感触很多。
首先,很少见到有人用纪特票寄信,原因很多。一是买不到,发行新票时量太少,只在集邮门市部供应几套,不少集邮爱好者排了半天队,无功而返,打击了集邮的积极性,少数几人买到票的,要么寄挂号信,确保邮票不被丢失,要么就留给自己欣赏、把玩;二是舍不得,辛辛苦苦跑断退、磨碎嘴买的票,信一旦寄出去以后,大多如“鹤一去不复返!”有的还可能连信一起失踪,剩下的还可能已经残缺不全,或者销票模糊,甚至重复销票,导致没有收藏价值,得不偿失,倒不如自己用普票寄信安全可靠。如此结果导致纪特票失去了邮票的原有属性,也就是“扭曲了邮票属性”。
其次,众望所归的“庚申猴”奇迹,得益于很多原因,包括发行量少、首轮生肖票的第一枚、构图设计的众说风云等,从1980年的8分到如今的三四千元,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涨了几万倍的身价。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那时候到处都在卖纪特票,“庚申猴”的使用量、消耗量的大幅度增加,导致存世量的锐减,是它升值的最主要原因。
最后,由集邮大国到集邮强国的转变,必须扭转这种不良现象。目前,一方面邮市不断地低迷,很多邮迷退出去,真正的铁杆集邮者在呐喊,在艰难挺进,如积极采取集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开展集邮演讲、征文,宣传集邮的重要性等,竭尽全力挽留摇摆不定的老邮友,吸引新的邮友加入;另一方面,一些对集邮感兴趣的爱好者们,被这种扭曲邮票属性的行为一次又一次地无情打击,因为没有办理年票预订业务,很难或者无法买到心仪的邮票,刚刚萌发的一点点念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无影无踪。集邮人员只有减少,没有增加,我们的集邮大国必将逐步萎缩,又何谈走向集邮强国呢?只有彻底改变这种局面,让集邮活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过宏观调控,结合各种有效途径,吸引更多的人集邮,研究邮品、撰写邮文、制作邮集,提高全民的整体集邮素质,才能够逐步从集邮大国成长为集邮强国。
集邮是一项非常有益、老少皆宜的高雅活动,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及时行动起来,尽快解决扭曲邮票属性的现象,使集邮活动能够健康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