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明年新邮计划为何至今不见踪影(宝木)

[日期:2008-11-23]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宝木 [字体: ]

       

        按照往年惯例, 集邮者翘首以盼的明年新邮计划应在11月初公诸于众。 但到目前为止, 2009年的新邮发行计划依然公布迟缓, 令广大集邮者颇多怨言。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 新邮计划基本上在10月中下旬公布, 而1997年之后, 次年的新邮计划均安排在10月上中旬公布, 让集邮者能够尽早了解, 并为邮政接下来的新邮预订作铺垫, 毕竟新邮计划的公布是新邮预订的最佳宣传方式, 一些题材重大、设计新颖的新邮, 往往是吸引集邮者购买次年新邮的卖点所在。  
  
     可惜的是, 自从前两年邮政采取了政企分家之后, 新邮计划的公布时间越来越晚, 去年的2008年新邮计划, 直到12月上旬预订前夕才正式公布。 如此仓促的预订自然让大量集邮者不满, 加之2008年新邮预订在许多人还没有来得及办理手续时, 就突然宣告预订结束, 使得不少集邮者因此“踏空”。 此中缘由, 许多新邮预订者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这里暂且不论去年底匆匆结束的2008年新邮预订原因, 也不管邮政为什么会将新邮预订如此短时间‘关门’。 ”北京集邮爱好者张华对明年的新邮预订发表议论说:“不管邮政现在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 相信再过2个月就会明朗化。 但是, 作为集邮者就不得不说一下新邮计划为何要再度姗姗来迟的问题, 既然是计划那么就应该提前, 否则在新邮后面加上计划两字岂不多此一举。 ” 
  
     张华分析说:“应该看到, 2009年的新邮计划之所以受到集邮者重视, 是因为明年的重大题材不仅多, 而且非常值得期待。 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邮票的发行规格和题材的选择, 被绝大多数集邮者视为预订2009年新邮的主要亮点, 因此希望能够早些看到明年新邮计划及设计图稿的心情自然可以理解。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 制定新邮计划的部门似乎并没有了解集邮者的迫切心理, 依然在慢条斯理地安排, 让作为新邮主要消费力量的集邮者们干着急。  
  
     事实上, 我国的新邮计划早在15年前就开始了3年、5年乃至10年的规划, 将一些必然出现的重大事件安排到邮票发行计划内, 因此这种着眼未来的安排计划是具有前瞻性的, 而且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后的10年间, 也非常好地体现出这种计划性的优势。 如1999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邮票, 即采用了“五十六个民族”的题材, 并布局在一个全张版式内, 发行后深得集邮者欢迎, 并因此获得当年最佳邮票的殊荣。 而这套邮票就是在5年计划内安排的, 且设计者提前了2年设计, 精耕细作后的邮票自然不同凡响。  
  
     为此, 很多邮人不禁心生疑问:既然这种很好的方式早已存在, 为什么近两年的新邮计划反而出现了滞后公布的情况呢?且更加令人不解的是, 姗姗来迟的2008年新邮计划, 在今年的发行过程中依然出现了3次较大变动, 难道推敲多时的新邮计划仍然有大量“考虑不周”的情况?邮政政企分家之后, 纪特邮票的计划制定和具体发行分属于两个部门, 是否因此产生了衔接上的问题, 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面对种种猜测, 另有邮人建议说, 如果相关单位联手, 相信一个新邮计划不至于成为困难重重的难题吧!至少每年新邮计划中四分之三的题材是完全可以确定的, 根本就不必兴师动众, 至于另外的四分之一题材实在难以确定, 不妨搁置一下, 待来年增加也不迟, 至少2006年以来规划的新邮计划, 不是每年平均也有30%出现调整情况, 与其成为计划内容而被最终调整出局, 不如空置后届时灵活调整更加的主动。 否则, 以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 2009年新邮计划在临近岁末之际恐怕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让集邮者望洋兴叹了。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很多集邮爱好者的赞同。 他们认为, 目前, 国家正在提倡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以科学的眼光实事求是地在工作中求发展, 作为一项众人瞩目的新邮计划, 如果也按照此种精神去认真办理, 相信新邮计划就不会每年姗姗来迟。 希望2009年的新邮计划早日与集邮者见面, 而不要像去年那样让人在预订前夕猝不及防地出台, 至少作为对新邮预订的主要宣传途经, 必须让预订者有个了解2009年新邮发行内容的提前周期, 从这个角度看, 新邮计划在预订前一个月推出是最合适的, 也是过去多年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周期。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台海网:中华邮政拟办陆汇款到台
下一篇:集邮也要讲成本意识(周凤迟)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