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姚文群:谈首枚猴票的价值效应

[日期:2008-12-30] 来源:姚文群  作者:姚文群 [字体: ]
 

    新中国首枚生肖邮票——“庚申年”猴票,是邮坛常年永恒且有新意的话题,可说执现代中国集邮之牛耳。猴价动,中国邮市大动,它似乎已成为中国邮市冷热的标志,何以有如此大的能量?猴票比较其他生肖邮票,有如下明显的特征:   


成功的肖像画法 我国首轮十二生肖邮票皆采用影雕版印制,工艺要求高,有较佳效果。其他生肖邮票多为装饰画法,唯独猴票运用肖像画法表现,金猴栩栩如生,毫纤毕现,邮票原画系由著名画家黄永玉所作,其他生肖邮票与之比较则是传统的装饰画法,虽富有民族风格,但缺少猴票之灵气。   


几何级数的升值 由于“庚申年”猴票倍受青睐,求者越来越多,价格直升再升,单枚猴票国家牌价由最初的0.40元升至3元、8元、30元、70元,至350元、650元、1600元,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庚申年”猴票标价2150元。市场价格更是直线上升,到2008年3月,每枚猴票市价4400元左右,单枚版铭猴票标价5800元,升值幅度达5.5万倍,创JT邮票价格升值之最。价格高扬越加刺激了人们的觅求心理,在2007年11月6日北京诚轩邮品拍卖会上,T46“庚申年”猴票有厂铭四方连,以16800元成交,使人刮目相看。目前猴票已具王者风范,对于起步较晚的集邮者来说,“庚申年”猴票已是十分稀罕的珍品。   

 

扑朔迷离的印量 “庚申年”猴票的印量一直是人们关注且敏感的事情,最初公布印量是800万枚,后又说500万枚、420万枚。一些报端透露:由于当时印制雕刻版猴票,使用的是印钞票的专用油墨,当时北京邮票厂这种油墨存量不多,印了430万枚左右油墨告罄,只得停机。这种说法又给猴票增添神秘色彩,猴票比之印量超过1亿枚数的虎、龙、蛇、马、羊诸票当然紧俏得多,正是这种供求关系,产生了它的升值奇观。   


蕴有潜力的龙头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邮票发行品种日益繁多,异彩纷呈。这些首枚、首套新邮票、新邮品均蕴有一种“龙头效应”,集邮者的求全心理,使这些首枚邮票、首套邮品身价不凡,增值可观。“庚申年”猴票是新中国首枚生肖邮票,由于崇尚风俗、传统心理的缘故,生肖邮票收集者众,不仅妇孺老幼、各界人士收集,港、澳、台和海外华人钟爱,猴票为“票中王者”,供求极度失衡,因而价格飚升不止。人们将这种首枚邮票、首套邮品产生的价值潜力,称作“龙头效应”。猴票的“龙头效应”可谓始,后来一些首枚、首套新邮票、新邮品,如纪念邮资封(JF1)、纪念邮资片(JP1)、贺年邮资片(HP1)、风光邮资片(YP1、TP1)直到拜年封(PHBN1)、特种纪念封(PHBN1)、特种风光邮资片(TP1)、极限封(PJF1)、企业金卡、企业拜年卡(BK)等,都具有这种“龙头效应”。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邮坛出现的新现象,已引起集邮者关注,可予探讨。   


由于猴票面世之时未同时安排发行猴本票,成为首轮生肖邮票中唯一没有本票的生肖邮票,不能不说是一憾事。一枚小小方寸猴票,牵动多少邮子的情怀,几多欢乐,几多忧愁,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足可编一部《猴票轶事》。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金银纪念币年底热卖山寨版多市民要小心
下一篇:集邮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2009世界邮展抵长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