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版熊猫金币 资料图
1982年是中国现代金银纪念币的代表性产品熊猫金币的发行之年。中国人民银行采用了中国国宝——大熊猫作为普制金币的主要图案,普制金币是世界黄金非货币化后专门用于黄金投资的法定货币。就在首套熊猫金币发售当年,中国国内的黄金饰品销售也开始解禁。 20多年后,记者再度寻访到了中国首枚熊猫金币设计师陈坚,在已退休的陈坚家中听他重提熊猫情结。 1982年10月,当熊猫金币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发售时,立即得到了广大顾客的好评和赞美。在此基础上,1983年版的熊猫金币又开始设计铸造了。陈坚回忆说:“1983年的熊猫不是呆立的,而是在走动,能让人感觉到下一秒的动感。”另外,在形象、结构上也把熊猫处理得更加活泼,并在底部增加了一个“灰面”,使熊猫的黑与白显得更加突出、明朗。 得了个最佳金币奖,后来有1000多元奖金发下来,奖金大家分,陈坚因为是设计者,所以分得多一些,拿到了100多元人民币,而当时的月工资也就四五十元。大家很兴奋,不仅是因为拿到奖金 |
,更重要的是为国争了光,“那时觉得为国争光比什么都重要”,现在陈坚回忆说。
陈坚一共设计了6款熊猫金币,包括1982年、1983年、1984年、1987年、1991年和1996年的熊猫金币,但是上市后他自己一枚都没有,直到90年代初,陈坚才自己花了4000多元到市场上买了4枚留作纪念。
记者手记
艺术价值颇高确立熊猫金币国际地位
熊猫金币面市之后,美国的新闻周刊报道说,“中国的银行破天荒第一次发行了一种合法的金币,这个熊猫确有其魅人之处,有些人已是熊猫金币的狂热追求者。”
由于熊猫金币设计匠心独运、铸造工艺先进、规格大小兼有、选题严谨出奇、图案精美绝伦、铸工精湛华美,使得熊猫金币虽然是投资性的普制金币,却也吸引了收藏者的目光。而早期的熊猫金币主要用于出口换汇,因此,不仅国内钱币界绝少见到,而且集藏难度也非常大。
收藏业内人士表示,早期的成套熊猫金币现在很难确定价格,陈坚说,他前年看过一本拍卖手册上,82年熊猫金币一套四枚估价3.2万元,83年一套五枚价格在2万元。
随着2009年熊猫金币的发行,熊猫金币至今共发行了28套,陈坚说:熊猫金币生命力是因为她每年都在变化——变图案,变工艺,给人以新的感觉。除了2002年和2001年的金币画面相同外,其余年份所发行的金币画面都不相同,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熊猫金币工艺从早期的以凹作凸艺术表现手法,到后来采用鼓体反面喷砂技术,使大熊猫的黑白两色更具立体感。多姿多彩的各种熊猫图案,将中国国宝大熊猫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于金币之上,进一步确立了其在国际钱币集藏界的地位和声望。
回顾历史
首套未标面值引发“币章之争”
在所有年份的熊猫金币中,只有1982年发行的熊猫金币没有面额,仅在背面部分用成色、重量来表示。据陈坚介绍:我国1982年发行的熊猫金币,当时是按照南非“福格林”金币的币面设计思路来铸造的(即不标注面额),所以未标上面值。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贵金属币一般都标注有面额,没有面额的一般称作“章”,因此第一套熊猫金币还一度引发“币章之争”。
事实上通过一年时间的尝试,人民银行经认真研究并借鉴国外钱币销售商经销金银纪念币的成功经验,确定从1983年起发行的熊猫金银纪念币上全部标注象征性人民币面值,这也是为了扩大市场销售,从而使中国熊猫金银纪念币更具有法定货币的特征。如今,这套1982年版熊猫金币已成为我国金银纪念币一个独特的版本。
在迄今为止所发行的熊猫金币中,1983年版的熊猫金币面额分别是:1盎司100元、1/2盎司50元、1/4盎司25元、1/10盎司10元、1/20盎司5元。但从2001年开始,人民银行对金银币的面额进行了重新调整,自该年发行的熊猫金币起,将这5种金币的面额分别上调到了500元、200元、100元、50元和20元。
2007年,为庆祝中国熊猫金币发行25周年,人行特别发行了“中国熊猫金币发行25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币包括1/25盎司金币25枚,1/4盎司银币25枚,图案分别取自1982—2007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所有熊猫金币的背面图案,由此创下了人行一次发行金银币枚数最多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