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国际集邮高峰论坛昨日在洛举行 集邮专家建言献策

[日期:2009-04-15] 来源:大河网  作者: [字体: ]

国际集邮高峰论坛昨日在洛举行 集邮专家建言献策

2009.04.15

来源:大河网

  今报洛阳讯 14日,是中国2009世界邮展的“高峰论坛日”。当天上午,主题为“中国与21世纪的集邮发展”的中国2009国际集邮高峰论坛,在洛阳博物馆新馆学术报告厅举办。参加邮展的集邮专家就中国邮展的发展和创新纷纷建言献策。

  国际集邮联合会理事、中国2009世界邮展总顾问郑炳贤,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佳维、副会长王新中和李近朱,中外集邮学术论文作者代表出席了论坛。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征集员、评审员和邮集作者,各地集邮协会的专职干部和集邮爱好者也参加了活动。论坛由全国集邮联合会副秘书长张国华主持。

  郑炳贤的发言题目是《世界集邮与中国集邮的发展》。他在高度评价邮展成功举办的同时,对中国集邮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国际集邮联合会注重地方邮集的推广,但我还没有看到中国纪票、特票的表现。比如对1950年~1980年中国邮票的收集就非常有价值,是集邮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此外,郑炳贤还希望中国集邮者在制作外国邮集方面大胆尝试,“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很多集邮者,其实并不精通多国外语,可他们收集、制作了很多国家的邮集,中国集邮爱好者也应在这一方面有所提高,进而取得突破”。

  来自美国的杰弗瑞·S·舒耐特、中国香港的区德仁、英国的格林·弗雷泽就集邮理念的发展、邮政史、华邮市场的未来展望等作了主题发言。

  中国2009国际集邮高峰论坛,旨在加强国际集邮联合会各成员组织间的学术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促进水平提高,进一步推动我国邮政与集邮事业的发展。论坛自去年9月开始向国内外集邮组织和集邮家征稿,共收到来自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的论文60余篇,反映了我国和海外集邮界近年来关于中国邮票研究等课题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经过评委会认真评审,共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18篇、纪念奖22篇。其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15篇论文和一篇特邀论文结集成书。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陕甘宁边区印花税票获集邮镀金奖
下一篇:60年,一路走来,振奋人心(单明铭)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