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15日18:49 大众理财顾问 周凤池
中国举办综合性的全国邮展始于1983年,并于1984年参加了在西班牙举办的世界邮票展览。这都是集邮界的大事,对于普及集邮知识和推动我国集邮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在亚洲和世界邮展上的获奖数量与质量与日俱增,在国际集邮界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其重要标志是中国于1996年成功举办了第9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大型国际性集邮展览。为了纪念本次亚洲邮展,中国邮政特别发行了邮展特供品——“宝鼎”无齿小型张,它随即成为集邮者抢购的对象。
过度投机成伤害
也许为了迎合人们物以稀为贵的心态,邮展特供邮品的发行往往强调了其有限的发行量和独特的发行途径,给集邮者带来供应极其紧俏的印象,刺激购买欲望。宝鼎无齿小型张邮折的售价为40元,上市当天的最高价格达到了420元,这样的涨幅简直难以想象。然而宝鼎小型张的发行量为1819万枚,宝鼎无齿小型张的发行量虽然少了一些,最终也发行了545万枚。随着货源的不断增多,宝鼎无齿小型张价格直线下降,让不少在高位追进的集邮者在第一时间领教了特供邮品的“不凡”。
过度投机必然会造成过度的伤害,这在“宝鼎”无齿小型张邮折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要不是在1997年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大行情,那些在高位跟进的集邮者还在饱受煎熬。如此之大的超级行情才将高位套牢者解放,足以反映出当初“宝鼎”无齿小型张邮折的投机程度之高。
邮展特供品第一次亮相就被定格于投机品,这显然是广大集邮者最不愿意看到的。也许出于顾虑,中国于1999年首次举办了世界邮票展览,却未发行具有国家意义上的邮展特供品,只是将发行量非常可观的“九龙壁”小型张与中国集邮总公司推出的“九龙壁”加字小型张简单组合起来成为邮折,使它的含金量大打折扣。可就是这样,其价格仍旧达到了70多元,成为市场上的热门品种,投机色彩没有任何改变。目前“九龙壁”小型张及加字张的价格之和也就10元左右,是所有邮展特供品中表现最差的。
市场随后连续多年异常低迷,打折现象铺天盖地,最低的时候还不足3折。就在此时,中国于2003年在绵阳再度承办了亚洲邮展,中国邮政发行了一个全新的品种——叠色样张,发行量为10万枚,绵阳现场的发售价为10元,马上又出现了罕见的抢购热潮,价格一路飙升,最高之时达到了240元,邮展特供品已经完全变了味。
价值认识有待进一步规范
之后,中国邮政又发行了太原邮展(金银器)和南京邮展(颐和园)叠色样张,但已经远没有当初亚洲邮展叠色样张的“盛景”。出现这种情况是好事,意味着无论是集邮者还是投机者,对于邮展特供品的价值认识已经从肤浅逐渐走向成熟,越来越趋于理性。然而邮展特供品定位偏高的问题始终未能有效解决,成为了集邮者收藏难以逾越的一大障碍。
纵观邮展特供品上市以来的运行轨迹不难发现,高开低走之势已经成为了固有模式,认识到了这一点,集邮者就不应该在第一时间收藏,投机者更不要在第一时间追高,因为这样的教训太深刻了。邮展特供品的收藏价值大于它的投资价值,而投机价值转瞬即逝,这就要求大家保持一颗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