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贵金属纪念币乱象何时休?

[日期:2009-05-21] 来源:龙城金币  作者: [字体: ]
      近年来,贵金属收藏品的销售较为火爆,各类广告铺天盖地,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部分宣传内容还有一些不尽详实,甚至含有误导成分。因此,面对林林总总的贵金属收藏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必须擦亮眼睛以免上当。

  职业打假人王海又有新动作:因检测《范曾十二生肖纯金纪念币》中含金量有假,日前他将著名画家范曾、金币发行方及销售方告上法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近年来金银币收藏炙手可热,金银币收藏群体迅猛增长。与此同时,受高额利润驱动,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贵金属纪念币收藏领域不甚了解之机,大肆发布虚假金银币宣传信息,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个别媒体刊登金银币的广告中含有大量虚假信息,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的国家法定货币形象,损害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誉和形象,也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中国人民银行将保留对此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同时,提醒广大收藏爱好者进一步了解贵金属纪念币的相关知识,增强对贵金属纪念币真伪的辨别能力,谨防受骗。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维权反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维护国家法定货币的权威性出发,从保持金银币市场的纯洁性着手,认真研究制假、售假的特点和规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品牌建设等多种手段,与时俱进制定对策,完善机制,对制、售假冒贵金属纪念币的违法犯罪活动进行坚决治理和打击,确保金银币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龙城金币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江南都市报:警惕收藏市场上的“名人秀”
下一篇:“永远的陈白露”主题邮折亮相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