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经济参考报:话说附捐邮票

[日期:2009-05-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严克昌 [字体: ]
2009-05-22    严克昌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里氏8级强烈地震,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地震灾害,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5月20日向全国发行了《抗战救灾 众志成城》附捐邮票一套一枚,售价2,2元,其中邮票面值1,2元,附捐金额1元,发行量1300万套,发行日期为一个月,销售期截止到6月20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此套邮票的全部邮资收入1560万元和附捐款1300万元,共计2860万元通过民政部门捐赠给了地震灾区。
  这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五套第12枚附捐邮票。
  附捐邮票是一种附加费的邮票,也称慈善邮票、福利邮票。它主要是为了慈善、赈灾、福利、健康等事业筹集资金,而在邮资之外另加附捐金额的邮票,附加的捐款由邮政部门转送给相关机构使用。
  建国以来,第一套附捐邮票是在1984年2月16日发行的《儿童》,共两枚,邮资面值各8分,附捐各2分,画面是活泼可爱的男孩和女孩,按发行量计算,当时为儿童事业募捐了人民币69万元。
  1985年3月15日发行了第二套附捐邮票《中国残疾人》,共四枚,每枚面值8分,附捐均为2分,画面是盲文、哑语、假肢和轮椅。这套邮票发行量为747,26万枚(成套数),共为残疾人事业募集了资金61万元。
  第三套附捐邮票是在1989年6月1日发行的,主题是《儿童生活》,共四枚,画面分别为好朋友、企鹅、鸟、拍球。邮资面值均为8分,附捐4分,发行1445,8万枚,共为儿童事业募集资金231万元。
  1998年夏季,我国发生了特大洪水,为了纪念抗击罕见特大洪水的伟大斗争,进一步向灾区提供全社会的无私援助,国家邮政局在1998年9月10日发行了一套《抗洪赈灾》附捐邮票,邮票共一枚,售价100分,其中面值50分、附捐金额50分,发行量3000万枚,为抗洪救灾募集资金1500万元。这套邮票的画面是“众”的变形字,表达了“众志成城”之意。
  附捐邮票在国外也很普遍,世界上最早的附捐邮票,是1897年澳大利亚为筹集防痨基金而发行的。俄国在1905年为救济阵亡战士孤儿发行过附捐邮票。希腊在1953年发行过抗震附捐邮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许昌晨报:小小邮票推开历史一扇窗
下一篇:辽西商报:邮票“太个性”想升值不容易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