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禅城区集邮发烧友文植伟-情系方寸间一爱50年

[日期:2009-07-14] 来源:广佛都市网-佛山日报  作者: [字体: ]

2009年07月14日 09:50 广佛都市网-佛山日报

在集邮藏品展上,文植伟正在讲解他的藏品。

  /本报记者 甘建华摄

  身边人身边事

  “这是我的宝贝。”65岁的文植伟,指着他的邮票告诉记者,这些邮票本身就是故事,而组合起来又是不同的故事。他轻轻抚摸着展览上自己带来的邮品,手指接触的每一寸都充满感情。

  昨日,原为佛山市某机械公司退休人员的文植伟,义务将自己的宝贝邮票带来参加禅城区祖庙街道团委为青少年组织的展览。“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我希望让更多人懂它,爱它。”

  1945年出生的文植伟是个老佛山,爱上邮票是受了哥哥的影响。“上个世纪50年代,我才小学五年级,哥哥也爱好集邮,当时唯一感觉就是邮票很精致很漂亮。”也是那一年,两个哥哥响应号召到从化工作,哥哥的一堆“宝贝”就交给他保管。

  用什么钱来买邮票呢?当时他父母工作比较忙,他年龄虽小,却要担起照顾弟弟妹妹饮食的重任,母亲会把一个月的菜钱预先交给他,于是他想到了“打斧头”。当时的青菜是一毛到两毛钱一斤,很久才能积攒下一毛两毛钱。当时比较流行集国外的邮票,他当时非常喜欢一些花鸟的邮票。也在那一年,他花了2.5元买了一套德国邮票。一套共6张,上面的图案是珍稀小鸟。”他说,当时他一年的学费是11元,为了补回2.5元的亏空,“省吃俭用了好久,可惜这几十年我搬了8次家,搬家过程中这套邮票遗失了。”

  1961年,16岁的他初中毕业之后开始工作,第一份工作就是到石湾挑钢,挑一担70斤的钢报酬是8分钱。在现实面前,他再一次将“宝贝”藏到心底。上个世纪90年代,儿子上初中了,“爸爸,给我买邮票吧,我想集邮。”儿子说出这句话,触到他心底最柔软的心结,他开闸了。

  2006年,邮政部门推出了“邮资已付”邮戳。为了得到邮戳,62岁的他骑着摩托车开始在禅城区各个支局、代办点之间奔跑。“集到一个特别开心,集不到很沮丧,但是第二天一定会再来。”他说,当集够38个戳时,我花了一个月时间,烧了60升汽油。

  他在邮海中痛快地遨游,在后面给他助力的是她的妻子麦秀峰。妻子也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夫妻两人经常在家一起整理邮票,完了之后放在餐桌上细细玩味。“现在全家人都喜欢集邮,孩子们过生日节日我们送的都是邮品。”她说,家里所有的大柜子里面都是邮票,邮票都被保护得很好。“丢到水里都不会坏。”而此时,文植伟也在一边不住点头。本报记者 范银燕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福州发行3000枚纪念封 纪念两岸客运直航
下一篇:集邮总公司与南开大学联合召开集邮发展研讨会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