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集邮报:蓬勃发展的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

[日期:2009-08-21] 来源: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  作者:唐功元 [字体: ]
蓬勃发展的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
(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建会10周年《集邮报》专稿)

    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是全国医学集邮爱好者的民间组织。1999年8月2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现挂靠于天津市集邮协会,总部在天津医科大学。研究会成立10年来,积极参加和组织开展了影响较大的社会和集邮活动,队伍稳定,成果突出,正在成为一支生机勃勃的优秀团队,一个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集邮组织,受到了各级各地集邮组织的尊重与认可,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2009年4月,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被评为“全国最有影响的民间邮会” ,副会长李少华被评为“全国民间集邮活动家”。
    一、组织健全, 骨干众多而优秀
    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的会员,现在已经由当初的10多人发展到300多人,遍布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各个省(市、区),且随着社会影响力的增强,队伍还在不断的扩大,这是一个组织健全的集邮研究会。会长为原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崔以泰教授,副会长童正祥、杨光午、徐明、唐功元、沈国良、李少华、周运生、郭金山同志。研究会下设理事会及学术、邮展、宣传、组监和残疾人集邮等5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在一些会员较多的省市,如天津、河南等地又下设了分会。
    研究会成员的素质高,有一批优秀的骨干。会员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1/3;中共党员占1/2以上;担任各级邮协理事会理事的占1/3以上。其中既有8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也有不满20岁的青年;既有医学专家,也有活跃在大学讲坛上的教授;既有医务工作者、党政机关干部,也有大专院校及各条战线上从事疾病控制、人口与计生、心理健康、环境保护等工作的一大批专业工作者、环境与健康专题的集邮爱好者;既有一支积极向上、勇于进取、不断取得成绩的的残疾人集邮队伍,也有一批勤学上进、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在校大中专和高中学生;还有的担任着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批不计得失、任劳任怨的优秀骨干,才使得医学集邮研究会办得有声有色,发展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民间集邮组织。     
    二、方向明确,工作扎实而突出
    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的宗旨是:为健康而集邮,用邮票讲健康。初步形成了以医疗健康、残疾康复、环境保护等三大内容为主题的集邮研究方向。该会在积极开展国内集邮活动的同时,积极加强与英、法、新西兰、罗马尼亚等国的集邮联系和交流,会员有多人多次集邮著作及邮集荣获世界邮展、国际邮展以及全国邮展奖项。影响较大的医学邮集有:《红十字光芒照耀全球》(天津崔以泰)、《世界医学发展史》(台湾朱守一)、《拐杖》(浙江李少华)、《疼痛》(广东骆庆明)、《吸烟》(湖北查道庆)、《消毒》(广东罗庆泉)、《蛇杖》(湖北童正祥)、《烟草》(江苏沈国良)、《残疾人》(福建林清池)、《心脏》(天津马洪江)、《声音》(天津崔永坤)、《癌症》(湖南杜镇中)、《细菌》(福建辛荣安)、《睡眠》(湖南文利)、《疾病与健康》(湖北方少华)、《气候变暖》(安徽郭金山)、《爱滋病》(河南毕连华)、《盲文》(河南杨明森)《疟疾》(安徽袁道平)、《儿童保健》(广东黄锐基)、《健康管理》(广东莫玉婉)、《人体雕塑》(广东姚健春)、《药用植物》(河南高琦)、《保健》(吴天俊)、《抗击非典》(河南王红专)、《二十世纪健康与疾病》(广东梁振刚)、《红十字战俘免资邮件》(江苏钱延林)、《人道主义的崇高标志——国际红十字会简介》(吉林王瑞山)等。2008年9月南昌全国邮展,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会员共有16部邮集获奖,李少华的《拐杖》摘取金奖加特别奖,其余邮集获金奖1部,大镀金奖5部,镀金奖4部,大银奖3部,银奖2部。2009年10月3日举行的济南全国一框邮集邀请展,李少华的《拐杖》再次摘取金奖加特别奖。2009年洛阳世界邮展中,《疼痛》、《吸烟》两部邮集获得大镀金奖。一批医学集邮图书相继出版。崔以泰主编的《世界医学邮票大观》1999年获北京世界邮展镀金奖、2001年获罗马尼亚国际医学邮展金奖;《世界红十字邮票博览》又相继获首届全国优秀集邮图书一等奖及万国邮联邮展金奖。童正祥、毛颂赞、唐功元、容源辉、柴源、郭金山、杜镇中、陆旋初、肖汉平、陈正兴、马恩运、贺学明等会员,都出版了较有影响的集邮图书。在前不久举办的2009年罗马尼亚国际医学集邮文献展览中,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会刊《医学集邮》获大镀金奖,郭金山《中国防控禽流感邮政宣传戳》一书获大银奖,陆旋初《邮品上的医学家》获银奖。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该会参加国际、国家级邮展的环境与健康类邮集和文献达300多部(次),其中150多部(次)喜摘金银奖;会员在各级报刊和网站上,发表环境与健康邮文2000多篇。徐明、梁振刚、王红专、汪长生等会员,精心设计的许多精美的邮资广告片、企业“金卡”、邮政宣传戳等邮品,更成为广大集邮爱好者喜爱的收藏品。
    三、刊网配套,活动经常而多彩
    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成立以来,已先后组织了“2001年南京全国卫生邮展暨海峡两岸医学集邮研讨会”、“2002年南阳中华医学集邮展览”、“2003年绵阳全国抗击SARS集邮展览”、2004年临安“ 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海峡两岸医学集邮论坛”、“2006年广州医学集邮展览暨海峡两岸医学集邮论坛”、“ 2008天津国际医学集邮研讨会暨国际医学集邮展览”、“纪念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成立10周年2009洛阳座谈会”、2009年“新中国最佳医学邮票”和“优秀医学金卡”两项评选活动、阜阳2009“纪念‘5.12’大地震一周年抗震集藏展览”等一系列影响国内外的有声有色的集邮会议、邮展和论坛等活动,并建立了有环保专家教授和环保工作者、环保邮迷组成的全国第一个环境保护集邮小组,工作扎实活跃。为促进邮政宣传戳的规范化进程,该会还与《集邮报》联手,2007年底成功组织了全国首届“十佳卫生宣传戳”评选活动。积极参与全国民间集邮组织联谊活动,加深了与全国各专题集邮组织的联系与沟通。各地还针对当地特点组织和成功举行了一些有特色的医学集邮联谊活动。
    10年来,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已出版了《医学集邮》专刊8期,会讯58期。创办了医学集邮网站,开设了《医邮会》、《专题研究》、《国内邮品》、《国外邮品》、《集邮与健康》、《医学史》、《网上邮展》、《在线邮品》、《综合信息》、《协会活动》等对外公开交流版块。会员论坛《协会社区》版块,开设了《会员活动》、《会员日记》、《会员交流》、《邮品交流》、《专题交流》、《组集交流》、《邮坛快讯》、《卫生健康》等栏目。网站站长由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副秘书长方少华担任,他想方设法把网站办得很有特色,他也被誉为医学集邮活动和医学集邮网站“两个世界的‘白衣天使’”。
    通过会刊、会讯和网站,及时交流医学集邮信息,刊载医学集邮知识,既增加了会员的亲和力及凝聚力,又促进了与各集邮组织和广大邮迷的交流。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共和国历届国庆阅兵个性化邮票在北京首发
下一篇:武汉邮苑:武汉市集邮知识竞赛紧锣密鼓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