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宝木:水泊梁山终登场 草莽英雄谱春秋

[日期:2009-08-30] 来源:《钱币》报 中国集币在线  作者: [字体: ]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09年9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根据2009年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发行计划,8月18日“水浒”第一组已与泉友见面,而这也标志着我国脍炙人口的古典四大名著系列贵金属纪念币即将全部呈现在集藏者和投资者眼前。自1995年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被搬上贵金属纪念币后,“红楼梦”和“西游记”也相继亮相,当然众多收藏者更是翘首以盼“水浒”的发行。随着近期“水浒”第一组贵金属纪念币的面世,广大泉友终于可以梦圆了。

在笔者的记忆中,“水浒”是对平民百姓影响最深的一部名著,因为在上个世纪70年代,惟“水浒”才能够看到,尽管其中许多内容都被“革命化”和简版化了,但内容的吸引力却依然令当时读小学的吾辈孜孜不倦。可以说,“水浒”是第一本让人读来通俗易懂的古典四大名著。

成年后,自然再次认认真真地读了真实的“水浒传”,也对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但一百单八将和大聚义却是挥之不去的印象,它仿佛是水浒的主线与精华的展示。笔者非常佩服元末明初的作者施耐庵,他将民间流传的宋江“造反”故事演绎出一本脍炙人口的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难得一见的反映农民起义长篇巨制,特别是对人物的刻画惟妙惟肖、入木三分,那不同性格、不同处事风格的人物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加上情节的环环相扣,语言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常令人读来欲罢不能,所以“水浒传”是大多数人接触的第一本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本次发行的“水浒”第一组贵金属纪念币采用了突出人物与情节相结合的手法展现,其中人物以耳熟能详的宋江、鲁智深和林冲打头阵,情节则以智取生辰纲和张顺活捉黄文炳为主线,将人们的视觉引入了“水浒”的情节中。可以发现,这种安排手法十分吻合“水浒”的精髓,也基本上奠定了整个系列的框架。

由于,“水浒”小说中的人物众多,且绝大多数情节均是以人为主,展开错综复杂的铺叙,所以表现人物应该是“水浒”的点睛之处,其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更胜于情节。因此,有人说“水浒”讲的就是一百单八将,可见其重要性了。但作为一个“水浒”系列的金银币,不可能将这一百单八将全数罗列,因此通过对主要人物的烘托,再加上在情节上人物的反映,似乎也能够起到管窥见豹的意境。当然,最后“大聚义”的场面是完全可以包容这些“草莽”英雄,不过能否体现纤毫毕见的效果就难说了。至少中国邮政发行的“水浒――英雄排座次”小型张就无法看清上面的一百单八将,可见其难度不小。

综观“水浒”第一组金银币,可以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新意:

首先,突出人物是主线。

在这组金银币上,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而通过彩色画面来凸现人物的神韵,无疑将“水浒”的主要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点无论是以人物为主还是以情节为主,均将人物作为了整个画面的主角。尤其是智取生辰纲上的人物虚实处理上,更可以看到这种构思中的风格,也是彩币所能够发挥的最重要功能。

其次,情景交融 虚实相间

尽管人物必定成为“水浒”系列金银币的主角,但设计者并不仅仅拘泥于对人物的单纯刻画,而是通过背景上的图案来加以衬托,形成了景致托人物、人物生情节的有机结合,如对以人物为主的展现上,就将情节巧妙地融合在内,像“花和尚鲁智深”就利用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情节来表现;又如在对情节描写上,则突出人物的刻画,像“智取生辰纲”在情节的铺叙中,就将5位主要人物通过彩色画面突出,形成了点与面的有机融合。在画面的处理上,彩色画面与本色雕刻线条构成的图案,组成了虚与实的交融,给人一气呵成的印视觉,很好地将画面上的主次交代得清清楚楚,且又具备了欣赏上的层次感。

此外,在铸造工艺上也根据不同的情节加以处理,以完美展现画面的美观度和表现力度。总体看,“水浒”第一组在设计上花了不小的功夫,是近年来彩金银币重精雕细琢的一款精品级贵金属币。难怪,尚未发行就已经引发了众多藏家的青睐,市场的期货价居高不下,估计发行后其交易价格不会低。至于能否引发调整6年之久的彩金银币板块的走强,则需拭目以待。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泸州晚报:市集邮协会举行第七次代表大会
下一篇:中国警察网:外交部公安部集邮展览在京开幕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