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山寨”国庆纪念品充斥市场 利润数十倍

[日期:2009-09-07] 来源:天天新报  作者:潘之漪 [字体: ]



  伪劣产品利润高达数十倍

  记者以经销商的身份联系了一家声称专营纪念币、纪念邮票的“环球礼品文化”公司,一名自称姓赵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纪念品的生意只要你愿意做,保证能赚大钱。”

  赵先生透露,以记者在市场上看到的“新中国60周年集邮册”为例,其实里面的邮票都是收藏市场内的“二流货”。像销售人员介绍的解放区票、天安门邮票,一张邮票的成本价从3元、50元到200元不等,只要将邮票放在一起,做个宣传,“价格抬高个5倍、10倍不是问题,而且集邮册因为每一个单张价值各有不同,不是行家根本不会发现问题。”

  赵先生还表示,像“镀金制品”、“丝绸邮票”就更好做,只要找家代加工厂商打样,制成成品之后,价格可以比成本高出数十倍。

  而至于“限量销售2009套”或是“绝版发行”一说,就更是“随便怎么忽悠”,赵先生对记者表示,“只要你愿意合作,要拿多少货随时可以开口。”他甚至表示,该公司目前还与多家电视直销、网站等有合作,只要签订经销协议,公司还能提供一条龙的广告宣传服务。

  【各方观点】

  重大题材与升值无必然联系

  中国收藏家协会钱币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黄瑞勇认为,“国庆60周年”题材的收藏品火爆,其实就像当初奥运题材收藏品泛滥一样,都是属于“炒作概念”的收藏品,透露出国内收藏市场的不成熟,“一方面是法律、法规对这些重大题材的知识产权保护还不够,另一方面炒作市场的心态也反映出市场不成熟。”

  “事实上,重大题材与升值并没有必然联系。”黄瑞勇以一年前奥运题材的藏品举例,奥运过后,央行当时发行的10元奥运钞的确身价不菲,市场上高达一张1500元以上,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三组第29届奥运会金银纪念币仍大多跌破发行价,而非权威机构借概念炒作滥发的收藏品种,不仅无法升值,更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而所谓的限量发行,在行家看来根本左右不了行情。”他举例指出,以建国50周年时央行曾出版过一款塑料材质的纪念钞,尽管发行量不小,但由于采用“砂面浮雕”、“全息压印”等高新工艺,一直受到收藏界追捧。

  因此,他提醒收藏者,首先藏品来源必须正规,具备权威性。其次拿钱币收藏来说,一要猎奇,二要觅珍。也就是说,收藏的概念一是要创意,二要看纪念的鲜明主题,三要看制作工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安庆晚报:我的集邮缘
下一篇:千山晚报:邮市加速急挫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