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CPI:漫漫集邮路 痴痴邮子情

[日期:2010-03-04]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03.04

——我的集邮之路


童年初识集邮
    笔者集邮是从1978年开始的。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各行各业,那时的邮票也一改文革时期的单调色彩,开始变得花花绿绿、丰富多彩。当时我上小学三年级,学校里流行起一股“玩邮票”的潮流。课间时光,同学们把用过的旧邮票当画片拍着玩。我一下就被邮票那绚烂的画面迷住了,开始悄悄地收集邮票。不过我可舍不得拿出来拍着玩,而是小心翼翼地把收集到的邮票夹在一本《毛泽东选集》里。记得当时还和同学互相交换自己所缺的邮票,那时我们可没钱买邮票,收集的一水全都是信销票。刚开始集邮时,我首先把家里抽屉里收着的一堆信封翻了出来,不管上面贴的是什么邮票,就硬往下撕;结果撕下来的不是烂了,就是揭薄了。妈妈知道我开始集邮,十分支持我,先教我怎么把信封上的邮票泡下来,又送我一本集邮册,我的邮票不用再夹在书里啦。妈妈还把她保存了10多年的100多枚信销票,从箱底找出来,全部给了我。原来妈妈上学时也喜欢集邮,搞不好我这么喜欢集邮还是受我妈的遗传呢。我从开始集邮以来,这还是头一回收到这么多邮票,有老纪特、文票、普票等等。有了这些邮票垫底,我集邮就更起劲啦!

痴迷极限集邮
    80年代中期,我开始到邮票门市部办新邮预订证,开始收集新邮票了。去邮票门市部的次数多了以后,慢慢熟悉了邮票公司门前集邮爱好者自发形成的邮市。每到周末,一定要去那淘换几张邮票。在邮市,我见到了很多以前没见过的邮票和邮品,开阔了眼界,增长了邮识,还交了几位邮友,藏品也比以前丰富了许多。同时,我不再满足于只收集邮票,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集邮知识,定期购买《集邮》、《上海集邮》、《集邮博览》等集邮类杂志。渐渐地我对这些集邮刊物中经常刊登的极限片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从介绍极限片的文章中了解极限片是怎么制作的。1989年,我在邮局买到一套《武汉风景》明信片,里面有一枚片是“黄鹤楼”。我贴上“黄鹤楼”邮票,寄到邮刊上介绍的黄鹤楼原地邮局去盖戳;等待了十多天后,终于收到从武汉寄回的盖着“黄鹤楼”风景邮戳的极限片。从此以后,我把自己集邮的主集目标锁定为极限集邮,这一集就是20年。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开始疯狂地制作和收集极限片,并加入了京华会、楚天会、神州会等多个民间极限组织,借此平台和全国各地的极限集邮爱好者们联系上,互通有无。每天信来信往,忙的是不亦乐乎。1993年,我自办了一份油印的极限片交流刊物《淮水极限》,和全国各地的极限集邮爱好者交流极限片和明信片,这份油印小刊断断续续出到2000年才停。由办刊售片,我和当时国内多数的极限集邮爱好者都有过交流。既“以邮养邮”,又结识了不少朋友,还丰富了自己的极限藏品,一举多得。最近几年我又缩小收集目标,主攻用企业金卡制作的极限片;还和几位喜爱金卡极限片的邮友组建起了金卡极限片研究会。

尝试邮文写作
    从90年代开始,随着自己邮品和邮识的增加,我开始试着撰写邮文。一开始写不好,就算写出来也都是些“豆腐块”之类的;我大胆地投给报社、杂志社,没想到有的稿子还真发表了。第一次看到自己写的邮文变成铅字时,那种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言表。后来写作水平渐渐得到提高,邮文也就越写越多,越写越长,陆陆续续在《中国集邮报》、《集邮报》、《上海集邮》、《集邮博览》、《集邮》、《极限集邮者》、《淮南集邮报》等集邮报刊上发表了一百多篇邮文,题材多为极限集邮、邮戳欣赏、新邮评论、集邮随笔等等。主要作品有《极限集邮爱好者有“五怕”》、《我为奥运会邮票提建议》、《2007年邮票有“八多”》、《圆了20年前的邮票目录梦》、《制作金卡极限片的贴票遮盖技巧》等等。

接触网上集邮
    2007年初,自感用传统的书信方式集邮已跟不上时代。我听从邮友的建议,买了台电脑;用很短的时间学会了五笔打字,随后又安了宽带,开始上网。用了电脑以后我才发现,用电脑直接写作真的很方便;还省去了眷抄、邮寄的时间,鼠标轻点,稿件就飞进编辑的邮箱,上稿率也跟着上去了。我还注册了中国极限集邮网、快乐集邮网、专题集邮网、941集邮网等多个集邮论坛,在论坛里可以欣赏邮品,获得信息,买卖邮品,跟帖发帖,我是如鱼得水,对“网上集邮”大有相见恨晚之势。2008年4月,我开始在941集邮网出任“极限集邮”和“邮戳天地”两个版块的版主,尝试当集邮论坛版主的滋味。2008年7月,我的淘宝小店开张了,在网上开网店出售邮品,交易率很快就上去了,我再一次品尝到网络集邮的甜头。2009年4月,我又在新浪网开了博客,把自己在集邮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想全都用文章与图片的形式发到博客上,供博友们观赏、点评,短短半年时间,点击率已超过3000次。 如今,我集邮再也离不开网络。一天不上网,就觉得心里空落落地。浏览集邮论坛,寻找中意的邮品;在论坛上晒晒宝,跟跟帖;在QQ上和邮友聊聊邮品;都是我每天必做的事情。
    如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步入世界前列,国家实力的增强,百姓生活的改善,无不从我们生活中的细节中体现出来。我们集邮爱好者也从费时费力的书信交流,跨入到轻松快捷网络时代,从集邮方式的转变,不也见证了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吗?(李忠)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北京邮政东区局将为女代表、女委员免费制作个性化邮品
下一篇:宝木:邮市凸显宠“老”弃“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