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江南时报:对邮市不宜预期过高

[日期:2010-06-06] 来源:  作者: [字体: ]
时间:2010年06月06日
  近两年邮市上的"炒"新势头趋弱,老邮品走势趋强,这固然是一个好兆头,但不能就此断定新一轮大牛市即将来临,只能把它看做是邮市复苏的初始阶段。对于一个沉疴已久、积重难返的邮市来说,真正回归收藏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一、老邮品的上涨难以普及集邮。
  集邮是一项大众化收藏活动,参与者大多是些中等收入的人,高收入者相对少数。现在一些老邮品的价格已动辄上万,系被少数富人所拉动,多数人已是可望而不可及了。现在涨势很猛的老邮品,作为邮市的"领头羊"确能起到拉动邮品上涨的作用,但是过于昂贵又很难起到推广普及集邮的作用。
  二、编年票仍处于供大于需的状态。
  编年邮品的发行量绝大多数品种都超出了集邮的需求,消耗量又很小,要消化这部分过剩的邮品,真正求得供需平衡,颇费时日。大量贬值邮品的存在,反过来又抑制了集邮队伍的发展,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需要多方面作持久努力。
  三、政策对邮市发展缺乏推动力。
  回顾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策对邮市究竟起着何种作用,早已领教过了,这里不再赘述。值得发人深省的是,邮市政策的制定者既是邮品的发行者,又是邮品的最大经营者,这种三位一体的体制,利益的连结,对邮市只要不起负面作用,已是一大幸事,又何谈助力呢!
  江南时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整版老猴票飙至近百万 引得业内猜疑有热钱推动
下一篇:京华时报:节能减排特种邮票昨日开售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