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编号票:距市价之峰还有多远? 张健初

[日期:2007-03-26] 来源:  作者: [字体: ]

      编号票市场最高价,出现在10年前的19973月。当年邮商挂出的价格,在11000元左右,实际成交略低一些,但也在9500元附近。在这半年之前,19969月,编号票市场喊价远在1500元以下,即便如此,问津者也寥寥无几。当时的编号票,是典型的市场不屑一顾的的冷门品种。    

      可惜编号票1997年春只露了点小嫩芽,便遭到邮市寒流的无情袭击,之后长达7年时间一直下跌。到2004年低谷,它的市价居然击穿3000元,偶有成交,只在2800元附近。但也就从此时起,它在市场突然变脸,以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逆势上行。至20073月,它重新走高到5900元以上,与低谷相比,涨幅高达110.71%,翻了一倍有余。编号票又迎来了它第二个春天。    

      作为收藏,编号票有它特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尤其与“文”票横向比较,它的价值会得到最大程度体现。编号票发行于“文革”后期,处于“文”票向新JT票过渡的转换期,因此它的政治色彩,较之“文”票明显要淡:邮票票面不再有“文革”时期的政治口号、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头像,邮票编号开始以数字表示顺序,邮票题材呈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等。但它所处的年代,仍属“文革”时期,因此“文”票特有的“政治先行”,在它的身上依旧突出。具体为:邮票设计仍明显带有政治化概念;邮票题材还是以突出“文革”成果为主,只是由原先的个人崇拜,改为歌颂工农兵;邮票选题仍处于无序状态,随政治风向任意变动。恰恰如此,业内人士把编号票看作是“文”票的延续,甚至把它们认为是同一个整体。编号票也有“小文革票”之称。    

      但在市场上,“文”票和编号票从来不是一个概念,即使是20073月,编号票成交价已经达到5900元,但与“文”票55000元的价格相比,仍然无法对称。从这个角度,近两年编号票强势崛起,是市场对它史料价值、收藏价值、投资价值的重新认识,属于“补涨”行情。    编号票的龙头品种,是编8-11“巴黎公社100周年”,目前市价在1200元左右。其中22分面值发行量200万枚,不足8分面值发行量1500万枚的1/8。但这套票的筋票,恰恰就是8分面值的这枚,其新票价基本接近全套邮票的价格。其他在排行榜靠前的品种,一是300万套的编78-81“工业产品”,现市价已越过1000元,紧随其后的编57-62“熊猫”,6枚套,发行量1500万套,现价800元左右;编12-20“建党50周年”是9枚套的大套票,其中编18-20为三连票,近期市价也攀至770元高位;另一套发行量800万套的编29-32“轮船”,4枚套,现也强势上行至450元附近。编16“智取威虎山”的市价,现也上行到了370元左右。编号票中的大套票编66-77“出土文物”,12枚套,发行量150万套。30多年过去,它的市价仍只在50元左右,这也是编号票价格之谜之一。说奇怪,也不奇怪。参与者看重编号票,就是看中它“文革”的史料价值。而在编号票中,“出土文物”政治色彩最淡,类同于后期的“工艺美术”,基本看不到“文革”痕迹。市场关注力度相对弱化,在情理之中。在百元以上的编号票还有编33-38“延安文艺座谈会”(210元)、编21-24“亚非乒乓球赛”(160元)、编39-43“发展体育运动”(200元)等。    

     目前市场最活跃的两个版块,新品种以2003年小版为代表,老品种以编号票为龙头。这也是顺利启动2007年市场的两把关键钥匙。新老邮票共涨,从两个不同层面,反映了投资与收藏等不同参与群体的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编号票离市价之峰还有多远,值得参与各方给予更多关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奥运收藏”新闻
下一篇:邮品板块市场回暖 “流通纪念币”补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