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两年邮市发展情况来看,邮市确实有了相当大的起色,市场人气也有所恢复,邮市整个趋势向好已不容置疑。为了邮市的进一步规范,集邮者还有一些最需要得到明确释疑的问题: 一、新邮零售问题。自从采用新邮预订与零售并举的销售方式后,各地零售的情况有了改进,但还存在零售点太少、总有几套新邮不能在发行日与集邮者见面,以及零售形式不统一等诸多问题没能解决。邮政的经营信誉如何保证?纪特邮票何时才能回归所有邮政窗口? 二、过了发行期的新邮的销毁问题。去年第一季度过了发行期的新邮虽然已经集中销毁,但还存在时间拖得太迟、公示不太清楚的现象。对于集邮者需要知道每套邮票的销毁数量,以及以往销毁的具体数量。集邮者有这个知情权。 三、扩大纪特邮票使用范围的问题。人大代表几次提出的“有关邮政快件使用纪特邮票”等提案何时得到落实?有的地方邮政部门仍在为包裹使用纪特邮票设置障碍的问题何时能得到根治? 四、有关违规情况的查处问题。集邮者预订的大版票,要到年底才能领取,其本意是为了杜绝“炒新”。应该说,普通集邮者是绝对不能提前拿到大版票的,可邮市上还时不时地出现成捆成箱的大小版票,《中国集邮报》对此进行过多次曝光,并揭露了有关版号。但集邮者始终没看到有关部门的查处结果。 五、有关“短腿”票品问题。为什么中、小城市的集邮者在邮政部门订不到或根本看不到绢质小版张、雕刻极限片等票品,而在邮市上却以高价出现?发行这一类票品的初衷到底是为什么?邮市上的大量绢质小版张到底来自何处? 集邮者有权了解以上这些问题,也希望能得到邮政部门的承诺和彻底根治的措施。否则的话,中国邮市就难言健康,纪特纪票的打折现象也不会全面扭转,流失的集邮者也很难唤回。(苏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