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新邮频频增发为哪般? 长弓

[日期:2007-04-03] 来源:  作者:长弓 [字体: ]

 

 

  3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网站在“国家邮政局公告栏”贴出[2007]6号公告,《关于发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特种邮票的通知》,不但增发了邮票11枚,而且增发了小版张(版式二),证实了网上流传的增发消息。随着春天的来临,新邮似乎也像雨后春笋般地频频增发。此前,210日增发了《绵竹木版年画》绢质小版张;此后还将增发《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周年》邮票;量少邮票一套(据说是无齿邮票);《重庆建设成就》(暂定名)等等。   

 

增发新邮肯定是有理由的,有的是为了设置奖品,有的是为了庆贺重大事件的发生,但是如此频频增发,似乎不太正常。幸运封2006111日出售,其决策的形成自然早于此日期,应该在出售前就可以确定奖品,不至于列入增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也是早已确定的事,完全可以列入发行计划,如果正式挂牌日期难以确定,可以在计划中注明发行日期待定。至于话剧百年、佳邮评选和重庆直辖十周年之类的事件也有不发行邮票的先例,如果架不住各方的游说被迫发行,这类事件自然不属于突发事件,也完全可以进入计划。看来新邮频频增发难免有计划不周之嫌。   

 

新邮频频增发,邮政公司自然高兴,特别是量少邮品,更是快速聚集资金的良方。事件发生地也高兴,他们除可以把庆贺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外,还能靠发售邮品大赚一笔。但是集邮者就不高兴了,他们不但要多支出购买新邮的钱,而且眼见那些量少邮票飞黄腾达,自己却无缘获得,他们得遭受精神和钱财双重折磨。可见,新邮频频增发没有考虑到集邮者的利益。温总理在人大答记者问时强调:“必须懂得一个真理,这就是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必须秉持一种精神,这就是公仆精神。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面对温总理的讲话,我们的有关部门该作何感想呢?!   

 

邮界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充分考虑广大集邮者的根本利益,掌握邮资票品“生杀大权”者过多地考虑了自身的效益。就拿现今最热门的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07)》来说,这册定价高达86元的目录,尽管增加了不少内容,但仍然存在大量经不起推敲的资料,如改革开放以来的邮票发行量,大都是“不实之数”。有关部门已经承诺尽快公告全部销毁清单,但至今迟迟不见踪影。为什么不等待销毁清单公告后再编辑发行,或有关部门尽快抢在目录发行之前公告,而偏偏按部就班地编辑出版发行了。这样花86元钱买来的目录,一但历次销毁清单公告,是否又该另购一册有着完整数据的目录了呢?如果我们充分考虑了广大集邮者的利益,就可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羊小版"正在醒来(方昭海)
下一篇:邮政培育市场的重点在发生转移 兴跃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