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邮政培育市场的重点在发生转移 兴跃

[日期:2007-04-03] 来源:  作者: [字体: ]

 

    我们好多朋友一直以为,邮市是一个相当意义的投资市场,并在全国投资市场中排得上号,甚至数一数二,好像除了股市即邮市。其实不然。邮市只是一个交换、买卖邮票(品)的地方。邮票(品)是除了使用以外还可以收藏、交换的东西。因它通过收藏、交换过程可以增值,俗话说就是可以赚钱。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兴之初、投资品种稀缺之际,邮票就被一部分有头脑的人选中成了投资品种,并取得赫然成果。这样,在我们的心目中渐渐形成了一种错觉:有地方买卖交换——市场(邮市),邮票可以——投资。这样,投资+市场,邮市就成了投资市场,邮市就和投资市场划上了等号,集邮、收藏都成了投责,而投资行为当然就有投机和炒作了。这也许就是邮市是投资市场的由来及演变过程吧。   

 

邮市是不是一个完全意义的投资市场,和股市一比就清楚了。从功能看,股市是直接融资的市场,国家经济的晴雨表。国家扶持,企业欢迎,机构有机会套利,股民可以浑水摸鱼。邮市是邮票的交换场所,邮票的集散地,原邮政一家的后花园。从内涵看,股市千多只股票,是千多家我国优势企业的优秀代表。持有这些企业股份的是数以千计的各种基金、券商、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和七千万个人投资者。邮市有千多种邮票,千多种邮品以及无法统计清楚的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发的个性化、邮资封片等。已经发行或拟将发行的,除了在邮政仓库的外,这些东西或等待消耗,或等待二百万个人来收藏和持有。机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股市硬、软件设施齐全,监督机制完善;邮市几乎一无所有。从成交量能来看,二者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就目前邮市的总成交金额来说,客流量恐怕还不如一个像样的超市。这,就是我们置身其中的“投资市场”——一个多么脆弱的市场。所以,我们总感到买进容易卖出难,跌时容易涨时难,也就不难理解了。

 

    就是这样一个市场,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主要的变化是邮政培育市场的重点在发生转移。过去,邮政“纸换钱”,为发更多的新邮,总还会顾及这个市场。今天,邮政经过改革,邮票发行、使用将会逐步规范。但邮政集团是企业,企业要注重效益。邮票只要卖得出去,能保证使用收藏,把量控制好就行。邮政这一点将不难做到。而且,因为邮票的使用已不是难题,老票集邮者不会拿来使用,炒高的新邮也没有谁买来发信。不仅如此,邮政开发的邮资票品、个性化邮票,已经挤占了邮票使用市场的大部分份额,邮票市场的新邮供应会一直适度饱和。此外,因为集邮队伍的扩大已不能满足邮政发行增速的需要。所以,集邮这一块,新邮发行不再是邮政集邮收入的主要来源了。而种种迹象表明,邮政培育开发市场的重点已转向高附加值的高档邮品和个性化邮票。他们的这种做法,是不会理会你的任何反对意见的。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面向你这个集邮市场的。这些年,邮政开发的高档邮品和个性化邮票收入逐年大幅递增,从一些综合报道看,目前,这方面的收入已大幅超过新邮发行的收入了。由此看来,这种重点的转移有其必然性。   

 

邮政培育市场重点的转移和变化,对邮市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这些邮票市场的参与者和关注者,如何好自为之,是要直接面对和要用实践回答的问题。当然,邮政绝不会放弃集邮这一块,集邮和收藏也一定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要求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应作适应性的调整。如果仍按过去的思路操作,套了亏了,恐怕要找发泄的对象都没有了。因为邮政只管发行,不会管你稳赚不赔。这是我们应该明确的。邮政也许会根据开发产品的需要,陆续从市场上购进一些老票品,对库存多、炒得很高的品种,他们只会放,绝不会收的。这一点我们也是应该明确的。所以,今后的炒作,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特别要注意增大了的炒新族接最后一棒的风险。不过,集邮和收藏,可另当别论,会是另一番崭新的天地。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新邮频频增发为哪般? 长弓
下一篇:阻碍邮市健康发展的肿瘤——炒新 兴跃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