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老票涨声起。与集邮老友交谈,个个兴奋不已。对于邮市,老票上涨不同于夏日雷雨般的炒作行情,这边地皮还没有湿透,那边已经晴空万里了。老票上涨,如同春日里的绵绵细雨,虽不大,但丝丝入土,湿润而久长。
从结构上分析,现代集邮的参与者,越来越分为水火不容的两大类:集邮者以“集”为主,强调集邮是怡情养智文化行为;投资人以“积”为主,强调集邮是创造财富经济行为。两大群体出发点不同,对市场关注的点与面也各有侧重。通常意义上,投资者关注的新邮涨跌,带有急功近利的浮躁色彩;集邮者关心老票价格变化,更趋于理性思维的长远眼光。
老票涨声又起,领头者依旧是大旗永远不倒的“庚申猴”。2005年,“庚申猴”从1400元低谷重新启动,至2006年末,攀至2500元左右。进入丁亥年,“庚申猴”再度发力,目前市场价已轻松越过3000元。高价区域依旧延续传奇故事的“庚申猴”,在市场自然有风向标的示范作用。
被誉为小“文”票的编号票,前些年问津者寥寥。3月再看时,发现它的价格已经在7000元左右了,与2006年秋的价格相比,涨幅在25%以上。由于货源紧缺,需求增大,近期它的上行速度还在加快。
与编号票相对应的新JT票,市价变化虽弱一些,但也呈缓步向上的态势。与此相比,新JT小型张在市场更加走俏,尤其是其中的高档品种。其他小型张的市价提升速度也不低。
中国集邮队伍的生力军,多是40岁以上的集邮爱好者。这批生力军主藏的邮品,又集中在新JT邮票板块。因此真正能对集邮大众产生诱惑,并能激发他们重新参与热情的,正是新JT票的活跃行情。
仔细分析,近阶段老票上涨,有它合理的主观因素,也有它合理的客观因素。纵向看,相比10年前,老百姓的口袋丰实了,大众消费的水平上涨了,物价指数也以每年多个百分点的速度上涨;横向看,新发行的邮票特别是2003年小版,涨幅高达400%以上。开春之后的股票市场,也牛气冲天,日日翻红。磁卡和流通纪念币的行情,也有较大改观。在这种大背景下,老票顺市场而动,合情,也合于理。
1996年前后,笔者协助上海一位邮商做邮售月目录,当时新JT邮票353个品种,邮售价格几乎每期都要向上改动,虽上调幅度不大,平均5%左右,与当时的活跃品种无法相比,但年末一累计,年增幅居然达到60%,非常惊人。集邮大众的高涨情绪影响了更多的参与者,而1997年春邮市波澜壮阔的大行情,正是由此而发。近期老票的上涨行情,与1996年有相似之处,它能否重激集邮大众的热情,再度推动市场前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