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新邮票目录出台了,这使人想起旧目录出台的1996年11月1日。那时正值上一轮邮市高潮前夜。而新目录出台也预示着历史重演吗?
新目录1985-1991年邮票价格大多数不及旧目录高,但与目前的市场较为贴近。这表明,旧目录有很多不实之处,其价格属“有价无市”。与此相对应,1984年前发行的很多邮票,新目录的价格远远超过旧目录,特别是老纪特和文字、编号票,以及早期JT票。这表明经典老邮票市值稳定,并随时间推移稳步攀升;同时表明邮市存在马太效应——高者恒高。这便是精品与垃圾的区别。
1997年邮市大行情初期,是高档经典票和早期票品领涨。如猴票在1996年旧目录中是800元,而1995年最低时为280元左右,旧目录中的猴票被官方涨了近3倍。与此相对应,1997年大高潮中,被官方目录低估的垃圾邮品大高潮过后大都跌回原位,而高价精品邮票仅下跌了50%左右。这表明,官方邮政对市场的失控会暂时出现。但最终要向官方干预的结果回归。
在新目录中,版式二终于被认可。可见官方对此将有所作为,也昭示着小型张的没落。
当时旧目录出台时,很多邮票并没有达到目录价格,但是似乎官方有“先见之明”,知道不久有大高潮来临。果然数月后各路邮票纷纷超过了目录价格。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邮市的“官方操纵”特征极明显,因而邮市的涨跌、高潮与沉沦均可“归功”、“归过”于官方邮政,而非市场。 收藏拍卖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