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期间,笔者拿着预订证到邮局的集邮柜台领取2006年的纪念邮资封片,结果营业员告知邮资封片依然没有到货。自己已记不清来了有多少次了,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无奈之中只好再次无功而返。
按惯例,以往预订的当年邮资封片大都在次年1至2月就能兑付领取,可今年似乎有些特别。1至3月间没有到货,不能兑付领取。4月2日至8日,计算机系统又进行升级调整,2006年预订的所有邮品都停止了兑付,至今依然如故。而拨打邮政服务电话11185也无济于事。其实,2006年的邮资封片早已随着去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70周年》纪念邮资封的面世而发行完毕,不知为何时间已到2007年5月初,我们这里预订的邮资封片还未到货,从预订到领取,时间跨越了三个年头,还一拖再拖,令集邮者非常失望。
预订邮品延迟兑付显然是不可取的,一是有损邮政的自身形象。预订邮品一而再、再而三地延迟兑付,且理由并不充分。其实,新邮预订证,也是广义上的一纸合同,随意延迟预订邮品的兑付时间,无疑有悖诚信;二是有损邮资票品发行的严肃性。邮资封片的发行都是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如今不仅首发日无缘与集邮者见面,就连早日领取一睹为快都成为奢望,其发行的纪念意义和宣传作用必将大打折扣;三是有损预订者的利益。时下,市场上的邮资封片风声水起,全面飘红,而预订的邮资封片却迟迟拿不到手,这种“时间差”更让人产生疑惑和不安,不仅会导致供需双方的矛盾,也非常不利于集邮消费的和谐。
在此,笔者衷心地希望有关部门,求真务实,以人为本,想集邮者之所想,急集邮者之所急,早日兑现承诺,履行合同,从而真正营造一个”消费和谐“的购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