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愿股市、藏市、邮市并驾齐驱

[日期:2007-05-28]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刘玉平 [字体: ]

    最近,集邮界对股市、藏市、邮市的一篇网上文章反响极强,众说不一,笔者对三者都有些浮浅涉足。借“东安邮话”一角说些感想。   

 

首先谈股市。中国的股市经过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开始走出低谷,并且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从近期和长远看,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相当多的问题要解决。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此话可以反映出股市的重要程度。近两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状况不断好转,各上市公司效益逐年提高,从根本上提升了股市总市值,特别是近来,一大批散户加入了股市,再加上境外资金的注入,使得投资股市的资金十分充足,多种原因造成了如今的大牛市。然而,股市中的风险极高,既充满机遇又布满陷阱,股市是博弈市场,其目的是想办法把别人的钱弄到自己的钱包中。然而,股市从根本上讲又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公司扩大生产资金需求。与此同时,中国目前已有近八分之一人口进入股市,这又是一个与相当数目的百姓的切身利益有着密切关系的市场,国家相关部门从保护股市健康发展、保护股民切身利益方面也是慎之又慎的。   

 

其次谈藏市。盛世典藏是一条铁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董收藏市场的本身规律使得其高深莫测。涉足这一市场,除了资金外,要么找一些专家“掌眼”,要么经过冲杀不断提高自己的识别力,特别是在当前,由于收藏古董的热潮不断升温,机会越来越珍贵,上当越来越容易,新制“古董”花样层出不穷,高科技为之推波助澜,使得人们防不胜防。笔者听说一位不惜斥资数百万元收藏上百件“唐代金银器”者,到头来几乎没有一件真品。但也有多种原因造成捡大漏者。就在半年前,一位朋友在古玩城以数万元购得沙皇俄国宫廷用的价值上百万美元的大套鎏金珐琅器。这就是如今的收藏市场。   

 

再次谈邮市。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邮市与其它各个市场一样飞速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邮票市场曾一度陷于低迷。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调研、两年整改、三年见效,集邮形势终于在2006年初步扭转了局势,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完成了邮政改革,实现了政企分开,这为中国邮政的发展,为中国集邮的恢复起到根本的作用。   

 

然而,中国的邮市似一个大病初愈的患者,要想恢复元气还需多方努力。第一,中国的邮市绝不像人们所说的是仅次于股市的第二大投资市场。邮市的经营内容、经营方式、经营队伍、消费者群体的规模都与股市有巨大差异。目前邮市里经营的绝大部分邮品都是近一二十年新发行的邮品,而绝大部分是打折票。由于目前邮政采取的种种措施,一方面销毁了近百亿的库存邮品,一方面严格限制新邮品的生产与注入,因而邮市的规模根本无法与以万亿计的股资及相当数量的古董收藏品相比拟。加之邮民近年来急剧减少,可想而知这支队伍的吸纳能力的差异。再加上邮品的交易方式多是成包、成盒地在少数人手中“击鼓传花”,其价格只是在经营者队伍中调控,造成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邮品的变现能力较差。不少人总是回忆起20世纪90年代邮市的火暴,希望邮市再现辉煌,然而那时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比较一下当时的投资环境与条件还可能重现那种高潮吗?第二,近年来中国邮市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在解决中,但目前尚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值得一提的是老的问题尚没有全部解决,可能又有新的问题出现,这都制约了邮市的健康发展。   

 

最后笔者要谈的是,以上三大市场各有特点、各有千秋,但笔者认为此三市应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作为投资者,只要肯下功夫,无论在哪个市场都能获利,特别是在今后的日子里,投资者都能大展身手,原因在于中国在发展,中国的领导层在关注着各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关心着百姓的切身利益,我相信中国的股市、藏市和邮市会一天一天好起来,中国的百姓会一天比一天富起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世界第一枚“票中票”
下一篇:省城集邮市场走出十年熊市 黑龙江日报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