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品投资度过十年蛰伏期
“我们也没有想到,新邮品也受到投资者的热捧,短短数月,2006年年册市场价就涨了50元。”昨日,市邮票公司负责人表示。
从去年年 底开始,受全国邮市复苏影响,以往难得一见的新邮品短期内涨价局面出现了,并且在不到半年时间里涨幅超过30%。从1997年邮市出现波动以来,经过十年的蛰伏期,投资邮市的热潮正在来临。加上部分股民、基民转型为新邮民,在邮市快速增长时入市,进一步缩短了邮市热潮来临的进程。不过,有关人士提醒,邮市虽然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但其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假邮票、低品相的邮票应引起投资者的重视。
十年蛰伏邮市大起大落
刘先生涉足邮市已有15年,在1997年邮市调整时,他已经在邮市爬摸滚打了整整5年。“1997年,邮市火爆得难以想象,一枚庚申猴票当日的市价已到2700元,但随后情势急转直下,到2001年时,其价格已骤跌至1500元,人们投资邮市的热情冷却了。”谈及2001年的邮市行情,刘先生的反应还是那么强烈。
“当时不知有多少人被套牢,又有多少人停止交易,静观邮市变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去年。”刘先生说。
市邮票公司负责人对此十分认同。他介绍,近期北京最大的邮品交易市场——马甸邮市中的邮票、钱币、电话卡全线上涨,成交量节节攀高。根据最新的交易信息,被视为邮市行情风向标的庚申猴票市场价已接近一枚3200元,这已是2001年市价的两倍多,并且有价无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全国邮市正继续向纵深大行情发展。
新投资人锁定邮品年册
“邮市发展到现在有一个大背景,那就是国家邮政局调整相关政策,加上新邮品发行量的大幅减少,以及近年来持续对奥运题材邮品的开发。”市集邮协会负责人分析,2005年和2006年,全国邮票的发行量在800万套左右,而在1997年的发行量达到4000万套。并且从2006年开始,国家邮政部门在当年邮票发售完后,对于未发售的邮票进行销毁,半年后才公布发行量。
新邮发行量的减少引发邮市震动,导致新邮市价的上涨,在发行价不变的情况下,供求矛盾就显露出来。市邮票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从今年新邮预订就能看出来。由于新邮预订计划减少,一些非集邮协会会员的集邮者最终失望而归。
这位负责人透露,明年新邮预订时,将侧重于集邮协会会员的预订。他建议,新近进入邮市的投资人把目光锁定在年册上,比如建国后一直到2006年邮政部门发行的年册,毕竟经过历史沉淀的邮票其价格增值趋势明显。
邮市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经过去年的邮市启动期后,今年邮市邮票行情涨幅普遍超过1倍,大量投资人蠢蠢欲动,其中包括自2006年以来在股市中赚足钱的股民为规避风险,转而投资邮市。
邮市涨声一片,难免有些假邮票鱼目混杂。行业监管部门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假邮票,特别是一些“假龙票”、“假猴票”难逃行家的慧眼,而对于一些新投资者却造成了伤害,并扰乱了正常的交易秩序。
业内人士提醒,新入市的投资人应注意防范经营风险,对于不能确定真伪的邮票及邮品应谨慎购买,或交由专业机构验证后再进行交易。另外,由于邮票的品相不同,其交易价格也可能有天壤之别。邮市投资同样有风险,投资人一定要谨慎行事。本报记者 高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