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温和的市场更让人踏实

[日期:2007-05-31]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张健初 [字体: ]

    近一阶段邮市行情趋于缓和,强势品种“强”势不足,弱势品种“弱”势也不突出。强弱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小。而邮市行情波动的幅度,也不像前期那样大起大落,显得十分平静和温和。与前期相比,虽然相对缺失了一些激情,但却多了一分理性,一分稳健。   

 

再来看具体邮品的价格,无论是活跃品种还是滞动品种,其振幅,也都缩减到了相应合理的区域。我们说的“合理”,就是上下在12%之间,甚至更小。如“文房四宝”绢质小版,5月中旬到现在,最高162元,最低153元,温和上攻;“会徽”小版,高在140元左右,低至125元,窄幅波动;“丁亥猪”大版,上以38元为限,下以35元为底,略有下行;“恭贺新禧”小版,高55元,低50元,但始终没有跌穿50元底线,尾盘反而略有上翘。   

 

市场的这种走势,大多数参与者会觉得更踏实,因为大家害怕折腾。井喷行情在场面上是壮观的,暴跌的场面也是可怕的。大多邮人都经历过1997年后的漫长阴跌,现在与温和的市场比,自然不希望重回水深火热。   

 

中国邮市是一个十分特别的经济大市场,它的构成包括三大部分:集邮者、邮商、投资者。三者在市场内扮演性质完全不同的角色。集邮者是邮市的坚实基础,顶峰时,号称1800万,目前在400万左右。他们是市场的基础,也是市场水不言破的大盘。集邮者的特征,是独一无二的“沉淀性”。因为真正的集邮者观念都相对传统,他们认为,邮票是用来“集”的,无论价格高低,都不会拿去变兑为现金。正是他们恪守着自己的集邮宗旨,所以市场跌至它的底线后,很快就能反弹回来;邮商是邮市运行的主体,也是邮市的支撑力量。只要有他们存在,邮市的大门就水远开着。他们谋取利益的渠道,是利用邮票价格的上下起伏,赚取其中的差价。这也是邮市常规的水恒的运行法则。从当年的“马路游击队”,到现在现代化的邮市,邮商是第一号大功臣;投资者是泛概念,相比之下,投机成分更大一些,定位投机者可能更正确。他们也类同于邮商,但把邮商的运作模式扩大化、疯狂化,以便从中获取短期暴利,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炒作”。   

 

通常情况下,市场大势火暴,多为短线入市的“过江龙”资金在其中搅局。相比之下,“过江龙”资金是投机群体中的绝对高手。回望历史,尤其是2001年春夏的井喷行情,“过江龙”有3大特点,一是数额巨大,一旦入市,能造成井喷行情,而一旦撤离,也会引发巨大打压;二是流动性强,常常是快进快出,来无影,去无踪,具有爆发性,大多情况下,还没有等大家回过味来,它已经结束了;三是手法凶悍,强拉强压,进的时候不计后果,出的时候也不计后果。对于一个需要长远发展,健康发展,平稳发展的经济市场,“过江龙”资金只会带来场面上的局部繁荣,不可能推动币场实质性地快速进入上升通道。不知道“五一”前后市场的局部活跃,是不是与过江龙资金有联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近一阶段行情趋于缓和的邮市,过江龙资金没有深潜其中。   

 

温和的大势虽没有大起大伏,但它如山中的泉水,始终不断地在细细流淌。如果未来的行情能如泉水,聚少成多,聚泉成河,那么相信不久之后,我们的市场将会迎来另一个万紫千红的新景。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主动被套”的心态
下一篇:北京:“期盼”和“惜售”支撑弱势横盘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