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不如变化快。这不,2007年时间尚未过半,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变更已经进行了多次;近日国家邮政局以[2007]13号公报《关于调整2007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的通知》下发了“2007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调整)”,确定2007年发行纪特邮票32套,包括邮票83枚,小型张3枚,小全张2枚,小本票2本,总面值122.50元,总售价154.90元。调整主要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增发邮票,二是变更发行日期,三是修改部分项目内容,四是确定部分“待定内容”。笔者仔细分析了这次纪特邮票发行计划调整,认为有几个特点值得肯定。
一是补缺性。补充调整了原计划中遗漏的重要邮票选题,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周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等。
二是准确性。修正确定了原计划中不准确的邮票名称,如《2007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增加了“夏季”二字;探月卫星发射成功邮票定名为《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因为探月卫星发射是整个探月工程的第一步,以后还有第二步月球车着陆,第三步载人登月,新名称为今后发行系列邮票留下了伏笔。
三是前瞻性。提前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项目(二)》邮票的发行年份,既避免了明年奥运会题材邮票短时间集中发行拥挤的缺点,又增加了今年奥运会邮票的比重,预热了奥运会氛围。
四是均衡性。发行日期的变更使全年邮票发行有条不紊、平稳均衡,3-9月份每月发行3套,其他月份基本控制在2套左右,发行进度安排比较合理。
五是规范性。综观整个调整后的发行计划,除发行日期无法提前确定的邮票外,其他内容全部确定了,整个计划清晰、准确、规范、严谨,可信度较高。
六是全局性。在邮资上调50%的情况下,综合考虑了各方的利益,合理控制邮票套数、枚数和面值,使总售价上涨的幅度远小于邮资上调的幅度,维护了各方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