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走到今天,政策面业已明朗,支持邮市向好。2006年第二季度发行量已公布,缩减已成事实。媒体也不断关注邮市的进展。奥运日益临近,行情开展的题材也有了。投资者普遍看好后市,然而行情却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火爆,反而卡在了这儿。上涨有抛盘,下跌心又不甘,处于进退两难,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后续资金跟不上。形势如此之好却吸引不了新人和资金的参与是何原因?根据我周围的情况谈谈我的认识。
一、邮市的交易规则打击了新人参与的积极性。尽管没有成文规定,但潜规则不少。一是热衷于整箱整包交易,邮商美其名日这样品相有保证,其实是有私心的。(一)是只有他们才能拿到低价整箱货源,(二)是大大增加销售。这种方式负面影响很大,(一)为公司放货提供便利;(二)是为造假者提供可乘之机;(三)是散户承担不起,动辄几万,将小投资者拒之门外。二是对邮品品相并不在意,五福先生挑挑邮票品相差点引发地震,我一直认为有必要,而对非必要的外包装过于苛求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邮资封片必须原箱,而且箱子外形要求很严格。版票的塑料袋不能有任何破损,套票要对号。型张更是达到顶峰。但外包装有何用呢?都是人为的制造交易障碍。
二、差价过大导致投资利润无形变小。差价过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买与卖的差价,行情看好时由于邮商惜售,卖价往往比正价高10%至20%,投资者变现时要比行价低10%至20%。这一高一低使短线没有获利空间。二是同一种邮品划分标准过多,价格差异过大。以型张为例,原箱原号、整箱带号、整箱连号、整箱抠号、带号、抠号、划刀、后封、散张等近十种价格导致市场价格混乱,新手会不明就里,买卖时吃亏很大。
三、主力资金运作方式产生了新的套牢族。五一长假吸引了很多外地投资者,一时间京沪邮市人满为患。但是观望者颇多,有个别拿货的或多或少都被套了,尤其是3号以后观望气氛愈加浓厚,导致五一行情回调。我不知主力资金的目的何在,总感觉其目光短浅。好不容易吸引点人来,就见一个宰一个,谁还敢来!假如把5月1日到2日的行情再延续几天,让新投资者有些收获,这些资金肯定不会出局,相反会追加投资,并带动更多的人进入邮市。玩票的谁没有几个朋友?之后杭州会议、公布发行量、央视报道三把火,恐怕行情早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决非现在这种尴尬局面。以现在的形势,主力资金也很难全身而退,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四、热门品种涨幅已高,获利盘随时可能出局。现在的价格较2006年大部分都有了2倍以上的增幅,如果按照1997年的标准看确实在底部。但按照近几年的熊市的标准已经相当可观了。获利盘一旦出局,价格又会大幅降水。如步辇图最低时8元,现在26,风险大于利润。
投资者买卖都要经过邮市和邮商,这使邮商变得很重要。追本逐利无可厚非,但在获利的同时应有大局观,现在已有可喜的变化,如:有邮商提议封片要开箱,提倡散片或整刀交易;报价要客观;版票一版起收;降低对外包装的要求等,衷心地祝愿邮市能一路走好,行情能得到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