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重质不重势(张健初)

[日期:2007-06-10]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张健初 [字体: ]

    近日股市风云涌动,只能用“惨烈”来形容。但像股市这样的暴跌场面,在邮市出现的可能性恐怕比较小。两个方面:一、邮市还属于半地下的交易市场,无法从法规上完善管理;二、邮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几近于无,不值得政府下决心向它动手。尽管如此,依据经济规律自我发展的邮市,同样也存在大起大落的风险。而在与风险的顽强抗争中,与股市一样,绩优与绩劣品种,有截然相反的差异。强势中表现最活跃的品种,并不一定是笑到最后的品种,而笑到最后的品种,也不一定是市场热捧的品种。   

 

回看前期行情,市场流通性较好的品种,都有一定题材支撑,或是选题可持续性,或是版式有特别之处,或是发行量值得大做文章。如“文房四宝”绢质小版、“会徽”小版、“恭贺新喜”小版等。市场行情,尤其是炒作区内的行情,多以此类品种为主线而展开。因短期之内振荡剧烈,高抛低吸有巨大利润,所以格外受短线客青睐,市场大盘也受此牵连而上下波动。但行情一旦走软,他们无例外又是重创的对象。因为群众基础弱,缺乏抗风险能力。   

 

股市给邮市上了触目惊心的一课。新入市的散户,他们只看到了短线的光环,忽略了长线的本质。而金子最终要发光的,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短线的高与低只是过眼烟云,只有长期走硬的品种,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金牌品种。如何判断这一点?关键看基础。一个邮品的好坏,不是看在投机者之间相互捣手的次数,而是看它沉淀于集邮者手中的面有多大,越大则越具备潜质。也就是说,邮品的强弱与否,话语权不在炒作者手上,而在集邮者手上。集邮者看中它,收藏它,没有的还要补充它,这款邮品还怕没有上升的机会吗?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老集邮者经历了多少风雨,也见过多少强势品种起起落落。“香港回归”金箔小型张,现在市价只在30元附近,而当年,也曾在400元以上放量成交。一度在市场红火的“玫瑰”大连体片,多年过去,现在有多少集邮新人能知道它?此一时,彼一时,一个品种有没有后劲,能不能走得长远,最终是要集邮者来说话的。邮市大旗“庚申猴”,从8分面值走到3000元以上,并立足稳定,仅凭炒家单薄的力量,也是不可能完成的。   

 

重质而不重势,志在长远,要求我们把目光放高一些。时间最能说明一切。有许多东西,我们可能会有短暂喜悦,但这一刻过了,压向我们的,也许是无穷无尽的烦恼。这一点,只有经过1997年邮市大潮,知道什么才叫作大行情的老邮人,才能有深刻体会。重质不重势,也是惨痛教训换来的经验!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不干胶邮票为何全军覆没(简生卫)
下一篇:众人拾柴重振集邮(徐洪)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