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成语叫“流水不腐”。一个机体要经常开展活动,才能保证它的生机和活力。辽宁抚顺市集邮协会在过去的一年里,就用它的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道理。
抚顺人口百万,集邮爱好者多时达几干人。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集邮协会已变得空有其名,邮票公司门可罗雀。
这种情况下,怎样开展集邮活动、扩大集邮队伍、重振集邮雄风?抚顺市集邮协会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采取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了全市的集邮活动的开展,赢得了越来越多的集邮爱好者,使抚顺的集邮事业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首先,他们充分发挥集邮骨干的积极作用,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集邮活动中来。如退休教师孙叙坤为了重新组建协会,自发地四处联系已失散的邮友,以他为中心汇聚而来的就达到几十人。为了便于开展活动,邮票公司专门为集邮协会腾出了一间办公室,作为协会的活动场地,并配备了电话、桌椅和办公用品等,使邮迷们有了自己的“家”。
其次,为了使协会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他们深知开展活动的重要性。一年来组织开展了集邮展览、邮品交换、外出观展、集邮征文等多项活动。2006年7月抚顺市党代会召开,协会抓住机遇在会场举办了一次邮展;11月,为配合新邮预订,又征集了市内多部精品邮集,在市中心邮局和全市各县区,举行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巡回邮展,既宣传了集邮文化,又拓展了邮票公司的预订业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邮票公司和集邮协会还组织全市的集邮骨干前往盘锦和沈阳观看邮展;利用世界邮政日的大好机会,举行了一次邮品交易日活动,深受大家的欢迎。
第三,协会还在新邮发行日和重大节假日为邮迷们寄赠首日封和纪念邮品,凝聚人气。如在生肖邮票和“十大元帅”邮票发行日等,协会都不忘为会员寄上一封一片。邮票公司经理顾颖出差到外地,也不忘为邮协的每名骨干寄一封原地封。
抚顺市集邮协会深刻地认识到活动对一个集邮组织的重要作用,通过设法积极开展各项集邮活动,使全市的集邮组织由小到大、活动由弱到强,很快使原来有名无实的集邮协会变得生机勃勃。如今经常参加邮协活动的也由原来的十几个人,扩犬到了几十人。每当举行邮展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参加,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场面。协会每星期五雷打不动地开展集邮活动,大家聚在一起,或交流组集体会、或交换邮品、或传递集邮信息,兴致勃勃、乐而忘返。
丰富多彩的集邮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抚顺市集邮事业的发展:全市连续两年超额完成新邮预订任务;精装本《抚顺集邮志》也顺利出版;全市的集邮队伍也逐渐扩大;几部精品邮集初步成型,呼之欲出;会员们也开始重视邮文写作,在《中国集邮报》等集藏报刊上发表邮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