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走向繁荣还是走向衰落,买家是最关键的因素。通过前两年的调整巩固,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即买家水平越来越高,表现在买家更加理性、更加成熟、眼力明显提高,对真伪的辨别能力已经越来越强。比如,那些流拍的东西为什么会流拍,以专家的眼光来看,这些东西在真伪上确实有疑问。反过来说,为什么静观居藏张大千、傅抱石专场能100%成交,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买家对它们的真伪没有疑问。只要是精品,买家就敢于出手。
虽然今年比去年、前年拍得都好,但买家的表现却比较冷静和理性,不再像2003年和2004年那样莫名其妙地争先恐后,盲目性明显减少。不过,买家虽然很冷静,但出手却更坚决。此外,名家的、著录的、收藏家专场的,对买家的心理影响越来越小,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收藏家专场的、著录的仍然流拍,这说明买家的成熟度越来越高,不再迷信、盲从,买家对拍品有了自己的判断,这是艺术品市场非常可喜的现象。正是买家的成熟造就了艺术品市场能够发展的根本基础。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与前几年相比,买家开始对价值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比如,近现代书法在今年表现得非常优秀,甚至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以这次嘉德拍卖为例,一件启功的书法起价2万元,成交价达19.14万元;赵朴初的书法起价1.5万元,成交价达14万元。这并不仅仅是一两件作品拍出高价,而是整个书法市场在启动,这反映了收藏者和投资者鉴赏水平的提高。
从这轮拍卖还可以看出,收藏家和投资人对前一段时间有意识地进行市场炒作的那部分,采取了观望、摒弃、看热闹的态度,真正出钱的买家越来越少。藏家和投资人对拍品的选择更加明确,能创高价都是真、精、稀、新的拍品。“真”是藏家、投资人出手的前提,拍出高价的都是精品。此外,对品相和稀缺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这次拍卖中,册页、对联、手卷、扇面的价格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说明藏家越来越看重质量而不再是尺幅。 通过调整和反思,市场开始稳步健康发展。
从总的资金市场看,流入书画市场的资金是很有限的,仅占股市里很小的份额。前一两年的调整,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市场发展太快,过于狂躁的表现,所以调整是市场的必然。经过这次调整和反思,书画市场,包括整个的艺术品收藏市场,会更加稳步健康地发展,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艺术品收藏的领域。
与2003年和2004年相比较,买家确实冷静、谨慎了许多,更关注精品和稀缺的艺术品。如嘉德这次静观居藏张大千、傅抱石精品专场和古代书画的总体成交额的提升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和过去相比,藏家的构成变化并不大,说到底,拥有高尚的艺术品需要的是大财力以及对艺术的理解,同时具备这两点的人并不多。不过,今年有大约25%的新买家进入市场,而且,新的买家也以中国大陆为主。
此外,拍卖公司面对市场的突变,还是有心理准备的。比如嘉德面对时局,及时减缩了拍品数量,开始走精品路线,并且加强了服务意识。市场能很快地复苏与这种调整和自律也不无关系。下一步会怎样?
名家精品将继续引领市场。
在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总额中,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统计,中国书画这一门类的成交额儿乎每年都占到全部市场总额的70%左右,有的年头甚至能占到80%。由此可看出中国书画这一文物艺术品门类的成交情况,在整个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所占的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而中国书画的成交额又是靠名家精品所拉动的。高价位的精品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和作用相当大。
前两年说中国书画市场“回落”,我认为“回落”二字不是针对名家精品而言的,那些在美术史上有地位的名家的作品并不曾、也不会回落。比如,中国嘉德这次拍卖的钱维城《雁荡图》,几年前在中贸圣佳拍了500多万元,这次一下子就飙升到2000多万元,这就说明真正的名家精品不会被那部分因为“炒作”带来的回落潮所波及。为什么现在古书画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就是因为在古书画这部分,哪些是名家、哪些是精品已经被美术史所认定,而对于当代中国书画家中哪些书画家属于名家,哪些作品属于名家精品,尚待时间的考验和美术史的评定。所以,我们说“回落”大多指的是当代这部分因为一些人为的因素而造成的虚高,真正的名家精品不会受此影响,并且将继续引领市场走向下一轮高潮。
古书画收藏前景看好。
通过十几年的拍卖,该涨的、该热的都轮过一遍了,接下来该轮到哪个板块领涨不好说。客观地讲,中国古代书画的收藏前景应该更好些,因为年代久远,承载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更为丰富。此外,古代书画相对稀缺。同时,关注精品、关注信誉好、专业素质高的拍卖公司,应当是一般收藏者必备的意识。尤其是精品,可以说中国书画市场此轮回暖就是精品带动效应起了作用。
秋拍会比春拍更好。
从此轮拍卖来看,拍品的质量有所提高,虽然仿品和赝品仍然有,尤其是一些小公司,但将来肯定会被市场淘汰。值得一提的是,拍卖公司的分化在今年已经非常明显,拍卖公司的重新洗牌通过这两年的时间已经初具雏形。
一方面,买家对事情的判断越来越准确、越来越科学;另一方面资金也很充裕,一些大投资者会发现通过两年的调整,价格已经很理性了,这时他会判断、会合理的分配运用资金;再加上国际市场的比价效应,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对中国艺术品市场造成了一个良好的效应。总的来说,市场已经由冷转暖,这轮拍卖孕育着一种新的情况,即将来如果没有大的动荡,今年秋拍会比春拍更好。尤其是古代书画这部分已经备受关注、备受追捧,有可能引领艺术品市场再创新高。当然前提是要保证拍品的质量,而买家的信心和热情一点问题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