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收藏与积累(珠江商报)

[日期:2007-06-17]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 [字体: ]
收藏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任何一个收藏家,其丰富的藏品,无不是一件一件,一日一日积累起来的。收藏不同于别的,绝无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如春蚕织茧,如燕子筑巢。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日益改善,我们顺德也涌现了不少收藏家,其中有收藏字画的,有收藏瓷器的,有收藏家具的,也有收藏古玩、玉器,以至邮票、门券等类藏品的,总之是林林总总,各有所爱,各领风骚,各自精彩。但有哪一位藏家的藏品不是以时日逐一逐二积累起来的呢?就拿顺德收藏界耳熟能详的书画收藏家———奇伟堂堂主叶其伟先生作个例子来说说吧。他从上世纪70年代末涉足书画收藏,历经近30年的光景,才积累起如关山月、黎雄才、林墉、唐云、石鲁、启功、赵朴初、陈景舒等一批名家在各个时期的数百件书画藏品,形成了京派、海派、中原画派、岭南画派等多个系列。他在收集这些藏品中,不仅积累了藏品,积累了财富,也积累了经验,积累了知识,使他在了解各个画派的艺术特色、创作追求与文化取向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欣赏水平与鉴藏修养。
  由此可见,收藏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积累藏品与财富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灿烂夺目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有许许多多的藏品,不仅作为历史的载体而呈现,且作为美的化身而张扬。举世皆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学术界的专家们认为,中国古代陶瓷的最大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正因为中国古代陶瓷有如此的不凡,历代文人墨客才会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佳词绝句。
  据史料记载,闻名于世的越窑青瓷因历史悠久而影响深远,深受世人的赞赏和青睐。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莹润,光彩照人。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陶瓷,同时与唐代精美工艺品和文苑艺术交相辉映,在工艺美术领域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一诗中吟咏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把秘色越瓷的颜色赞美为像翠绿的山峰一样,把越窑秘色瓷和千峰翠色联系在一起,既给秘色越器赋予了一个无比美丽的形象,又给诵读者留下了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又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一词中吟诵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女词人仅仅用了寥寥26个字,便把景德镇青白瓷枕美如玉枕的形象烘托出来,真可谓绝妙之作,熨贴之语。
  从以上所引用的例子可以说明,我们通过收藏,不仅可以积累藏品,积累财富,还可以积累知识,丰富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收藏七忌(珠江商报)
下一篇:行情从普涨转为板块轮动(宝木) --《集邮博览》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