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邮票市场比喻为新中国夺权的战争和战场看,在经过艰难困苦的二五《长征》、奠定胜利根基后,坚定的革命“火种”在全国各地点燃了熊熊烈火,并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了自己。如今可以说己进入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
我们在“金猴”这面永不退色的“战旗”挥引下,经历了03、TP、PP(缩普)、《奥运》三兄弟等各支精锐部队的“舆论战”、“游击战”、“对持战”、“迁灭战”、“速决战”等,捷报频传。今天,这个战场已具备全面反攻的能力,一场全民参与的“常规战”即将打响。
笔者的“常规战”是指集邮大众和大众化的“传统”邮品的作为。主要是JT(后期83-91)、编年票、张和小本票等,这些票品,大众喜欢,也都能收藏得起。这一层次的人和票都是金字塔的底层,也是推动后续行情走高的坚实基础。今天,“常规战”打响了,市场所称的“航母”小型张板块启动了,并预示着行情初次“亮剑”。
行情初“亮剑”,离“刺刀”见红的“白刃化”,即市场的高潮还相距很远。这一距离要靠“时空”的运转来判断。“常规战”和“现代战”尽管区别很大,但不论怎样,最终还是要取决人来收复、管理实地(指收藏大众)。所以,今天邮市“常规战”的意义不仅重要,更是离不开“常规战”这一过程。
为啥说距离“市场高潮还相距很远”?其主要依据:
其一,构筑坚实大底,必起“超高”大厦。这次行情的铺垫如此艰难与漫长,但基础是非常扎实的,从市场的运行轨迹看,是协调的,邮人和邮政都希望走得稳些、慢些、高些。现在看,正如笔者以前分析的那样:“慢牛”行情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并掺插“三级跳”的走下去。
其二,参与的群体不够,还远不到位。现在的行情,是先行“部队”的投资者参与阶段,众多的想投资者,还处于观望、下决心、准备和陆续进入阶段,离场者也在回归中。更关键的是集邮大众这一“主力军”在国家“希望工程”的造市效应下,有待壮大。也一定能壮大。
其三,介入的票品的局限性。由于是邮商、庄家、投资者和部分铁杆邮迷等群体先入市,所以对票品选择只能是量小精品、特殊板块,并且是建仓、接盘、控盘、造市阶段。
其四,各类邮品货源有待高度分散。下步只有扩大新的队伍,涌入更多的投资者、更多的集藏者,使“精品”达到高度的分散沉淀,使“庸品”的贬值票、张有合理的价值回归。 其五,分门别类的收藏精品还没得到挖掘。如:红军邮、兑奖猴白片、漏盖“牛白片”、玫瑰大联体及其为载体加工的一些古典题材的精美邮资片、信息量极大的《拜年封》、《礼仪封》等等,都是邮人渴求的正宗收藏品。这些东西不露面,说明市场价格不到位,形势也不到位。 “常规战”已打响,初“亮剑”的行情向我们走来。没等迎来高潮和参与高潮的人,就机关算尽而想到如何退身,不仅要影响市场走势的发展,还可能会与百年难遇的历史机遇和超级行情察肩而过,遗憾终生。
建议着重把握的几点:
一是要保持平和心态。面对肯定的大行情,不要参与炒新、不要期待“井喷”、不要幻想一夜暴富。要正确看待调整,相信在大势面前调整只能是短期或进三退一,不会出现大的跌势,也是建仓的好时机。
二是要选择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品种“建仓”。在行情启动的初期,虽然不少品种己有较大涨幅,但如大众收藏的板块虽有启动,但发行量在800-1200万之间的编年票、张,大多还处于打折状态;很多中后期的JT票、张也还处于91年前的“地板”价位;一些“冷门”的正规邮品,也没得到全面开发。这些都是价值待发现、待回归的首选投资品种,其安全可靠程度更适于普通投资者。
三是要走“精品”投资战略。“精品”是收藏的灵魂,是市场的支柱。梅兰芳型张、“金猴”票的马太效应,今天己显现的淋漓尽致。投资者可效仿选择些“准精品”建仓。如,“奥运”、“红色”的优秀“热门”题材还处于调整与观望中,其价远不到位:目前价格还不高的的编号票、JT票,或从中精选题材好、设计美观、发行量小的套票和型张。“编年”系列中的7、8百万的票、张,也不失为“准精品”,其瓶颈效应可以说在两年就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四是要正确看待行情初‘亮剑’后的走势。小型张“航母”已启动,尽管一些“精品”拒绝回调,但“大盘股”涨高后难免休整,并且仍然离不开“比价效应”和“板块轮动”的指导。各板块也同样会在价值挖掘中轮动提高。至于“白刃化”和“板块联动”、“超市价格”,将会在行情达一定程度自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