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题材邮品无疑是目前邮市最诱人的“香饽饽”了,但凡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沾点边的品种,无一不受益于题材的巨大优势。不过,“饽饽”是香,可最怕的就是被我们自己给做砸了,这不,《奥运吉祥物》小规格邮资片还没热上几天,就已经变味了,价格从发行后不久曾经达到的百元左右一下子跌到了50元以下,一些希冀在这个品种上大赚一笔的投资者恐怕又得心惊肉跳了。
毫无疑问,包括《奥运吉祥物》小规格邮资片在内的一系列奥运题材邮品必将成为近年邮市的最大亮点和投资者的利润增长点,《奥运吉祥物》小规格邮资片达到百元的价位也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但关键是我们不能忽略这其中必然有个价值成长的过程,就如同做“香饽饽”一样,要想最终吃上惬意的一口,发面、揉面、蒸面都得花上工夫和时间,任何一个环节做得不到位,那么我们就极有可能吃到的是或酸或苦或硬的“死疙瘩”。以此来审视《奥运吉祥物》小规格邮资片发行前后的情形,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其在短短几周内会出现50%以上的跌幅了。原因很简单,工夫没到位,连发酵都不充分,一上手就拼了命地“高温”蒸,不难吃才怪。尽管我们可以理解,邮市在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个投资市场,也多少需要含有点投机的成分,但像《奥运吉祥物》小规格邮资片这样将投机演绎到极点的情况,毕竟还是与投资价值规律背道而驰的。更何况,在《奥运吉祥物》小规格邮资片发行前后大量出现的期货价格,更是对该片的正常运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和杀伤力,一方面让投资者对该片的确切发行量拿捏不准,担心真实发行量远超想象,另一方面也在相当程度上透支了该片的利润空间,让更多的投资者即使有心也无力或者不敢接棒,更何况现在许多的邮市投资者并没有盲目到不假思索就给别人“抬桥子”的程度。
尽管近期价格跌幅比较大,但《奥运吉祥物》小规格邮资片的市场运作依然在继续,只不过已经分为了什么10万号以内和10万号以外两大运作阵地,各有一个群体在“积极”参与。表面看起来,显得依然很热闹,好像是该片继续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深究起来,倒其实是在提示我们——在对该片的认识和运作上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分歧,而分歧的背后又集中反映出长期以来邮市投资尚未解决的一些瓶颈问题,比如发行信息的公开性、透明度问题,又比如新品炒作问题,再加上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新邮期货价问题等等,整个把普通投资者弄了个“云里雾里”。面对此情此景,广大投资者的选择无疑只有两个,要么两眼一抹黑、不计后果地参与进去,赌一把运气,要么就是吓得靠边站,看看热闹即可。而这两种心态无疑都是对市场的正常发展有所不利的,其结局要么是将家底赔个干净,要么就是“热点”表面热闹其实参与范围极小,实则都是伤人气、伤资金的惨痛结果。
说实话,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包括邮市在内的一系列投资消费市场共同的历史性机遇,做好了,大量的奥运题材邮品就完全应当是可口的“香饽饽”,会给广大投资者带来难得的收益机会,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还真得有耐心和平常心,既要懂得抓住机遇,又要懂得善待机遇,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将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在邮市实践中,类似成功的例子并不少,当然失败的例子则更多,比如1997年的《香港回归》金箔张,但愿这样的邮市“悲剧”不要再重演,让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每一个邮市投资者脑海中留下甜美的印象,如咀嚼“香饽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