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为新邮发行计划而进言(杜德玉)

[日期:2007-09-17] 来源:集邮报   作者:杜德玉 [字体: ]

    2006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的频繁调整之大,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少见,其中增发的情况比较明朗,但对其它调整的原委则基本上缄口不谈,以至谜团重重,广大集邮者如坠云里雾中。   

 

如果我国纪特邮票上不标注志号,如果公布新邮发行计划时不确定发行顺序和发行日期,那尽可随发行部门的便,集邮者只须按发行日期移序收集即可,没什么好疑问的。但因标有志号,很多调整直接导致了志号和发行日期不能同步,而每一个不能同步现象,其背后明显都藏有一个“故事”,对此,有“好事”和“较真儿”之癖的集邮者是非常关心和感兴趣的,因为这意味着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对邮票发行的影响。   

 

其实调整新邮发行计划原本是正常的、无可避免的,只要把事说开,倒也不失为一种趣事,可发行部门往往只说调整,不明原委,好像涉及机密似的。比如原计划93日发行的“千岛湖风光”,曾一度被调整为813日发行,可临期又被推迟了;再比如“成语典故(2)”的从推迟到取消,等等,至今谁也不知到底因为什么。原本只需一两句话即能消除疑团,而一任集邮者胡乱猜测,发行部门实在不能说尽到了责任。   

 

翻开新中国邮票目录,其各个时期的邮票志号与发行日期不同步的“故事”,现在还有谁能全部说的清?即使有当事人回忆,也恐怕因年深日久,且年纪大了,记忆不怎么清晰,未必能说的清了,甚至还可能越说越糊涂。   

 

其实集邮者并不是怕“乱”,从一定意义上说,越“乱”越能激发探讨的兴趣,但也要有踪影可寻才行,若“乱”得无边无际、无根无据,那最后就只能讥之“发行无序”、“工作不利”……了。   

 

总之,希望发行部门不仅要在每年公布新邮发行计划时详细介绍相关情况,也要在调整时及时说明原委,给集邮者一个明白,给后世一个明白。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福娃”广告片的悲哀(周凤迟)
下一篇:“先头部队”价值凸现新发品种定位未稳(许明罡)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