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7月13日我国政府申办第29届奥运会成功以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奥运邮品受到了广大邮市投资者和集邮收藏者的青睐,随着2008年8月8日开幕日期的日益临近,奥运邮品更是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邮政部门也开足印刷机器的马力,争分夺秒地发行各种系列邮品,以至于还演出了福娃小片的闹剧,让邮人嗤鼻。依本人看来,从长远讲,还是上世纪80年代发行的邮品更值得投资和珍藏。
一、J.54“第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邮票。第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80年2月13日在美国纽约州普莱西德湖举办。这届比赛共设38枚金牌。中国代表团参加冬奥会的比赛,28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速滑、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的18个单项比赛,但成绩不佳。邮电部于1980年2月13日发行了志号为J.54的《第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一套4枚,分别是:(4-1)8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徽;(4-2)8分速滑;(4-3)8分花样滑冰;(4-4)60分滑雪。此套邮票由邹建军设计,单枚票最小发行量为150万枚。
二J.62“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一周年纪念”邮票。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会议上,一致通过了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的决议。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正式宣布,经过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通讯表决,以62票赞成、17票反对、2票弃权批准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名古屋会议上通过的决议。被迫中断了20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回到了国际体育大家庭。邮电部于1980年11月26日发行了志号为J.62的《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一周年纪念》纪念邮票一套5枚,分别是:(5-1)4分射击;(5-2)8分体操:(5-3)8分跳水;(5-4)10分排球;(5-5)60分射箭。此套邮票由卢天骄设计,单枚票最小发行量125万枚。
三、J.103“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邮票。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84年7月28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是中国奥委会首次派出的大型体育代表团参加的盛会,运动员达225人,参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击、马术、现代五项以外的其余16个大项的比赛。中国队获奖牌数,计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9枚。邮电部于1984年7月28日发行了志号为J.103《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一套6枚,分别是:(6-1)4分射击;(6-2)8分跳高;(6-3)8分举重;(6-4)10分体操;(6-5)20分排球;(6-6)80分跳水。此套邮票由卢天骄设计,单枚票最小发行量739.26万枚。
同日还发行志号为J.103M《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小型张邮票1枚,面值2元,名为走向世界。也由卢天骄设计,发行量219.2万枚。
四、JP.1“中国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获金质奖章纪念”邮资明信片。为纪念中国奥委会首次派出大型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盛会并取得获15枚金牌的好成绩,邮电部于1984年发行志号为JP.1的《中国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获金质奖章纪念》邮资明信片,该邮资明信片全套16枚,总面值1.30元,当时售价每套仅为2.50元,由卢天骄倾情设计。
五、JP.15“中国在第二十四届奥运会获金质奖章纪念”邮资明信片。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于1988年9月17日在韩国汉城举行。邮电部于1988年9月21日发行了志号为JP.15的《中国在第24届奥运会获金质奖章纪念》纪念邮资明信片1套6枚。
以上三套JT邮票、一种JT小型张和两种JP片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发行的奥运题材邮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邮品的投资和收藏价值更会日益彰显。当然,我国于2000年发行的奥运双连小型张和2005年发行的会徽和吉祥物(含不干胶)也是很不错的,本人只是认为从发行时间段、发行量和消耗沉淀程度上看,早期的奥运题材系列整体邮品更有投资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