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违规”货源从何来?(汤成光)

[日期:2007-11-07]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汤成光 [字体: ]

    自从邮政部门2006年初推出纪特邮票大版票(版式一)实行公开预订、年底统一装册向预订户供票政策之后,预订大版票的集邮者、投资者逐年增多。由于邮政部门在公开预订的同时,又对大版票采取“破版”销售的办法,严格控制还在发行期内的纪特邮票裸体大版票(版式一)“违规”流入二级市场,较好地保护了大版票预订者的利益。应该说,这是一项值得肯定的好政策。   

 

可是,今年以来,每发行一套纪特邮票,二级市场上马上就会出现这套邮票的裸体大版票(版式一)高价出售。在一些邮票交易网站上,甚至有人挂出了上千版的2007年发行的大版票(如:“邮政储蓄银行”、“李可染”、“十七大”邮票及整封小型张等)高价卖货的帖子,引起人们的极大疑虑。这些还在发行期内的、大量的裸体大版票(版式一)货源从何而来?   

 

从邮政部门公布的大版票的发行政策来看,应该是做得“天衣无缝”的:1、预订大版票的客户在年中的发行期内是不会取到预订的大版票的。2、由于国家邮政部门要求严格执行“破版”销售政策,大版票在由省级邮政公司分配到市(地)、区县级邮票公司时已经是破版的了,应该也不会有整版的大版票销售。因此,从理论上来说,2007年发行的纪特邮票裸体大版票在年内是不会有整包、成箱的货源出现在二级市场上的。如果说有,也只有中国集邮总公司开发、发行的大版票册子才可以出现在市场上,但是,那已经不是裸体的大版票了,而是含有包装物高附加值的集邮品了。   

 

那么,二级市场上出现的这么多“违规”的2007年发行期内的大版票是从哪里来的呢?数百封整封的“十七大”小型张是从什么渠道流入三级市场的呢?这么多整版、整封的东西“违规”流入邮市,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广大预订户的切身利益、严重损害了邮政部门的社会形象,而且也暴露了邮政部门内部销售环节以及在执行纪特邮票发行政策上还存在严重的问题。这应该起邮票发行管理部门和国家邮政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纪特邮票大版票(版式一)实行公开预订、年底统一装册向预订户供票政策实施后,就应该坚决杜绝发行期内的裸体大版票(版式一)、整封的小型张等“违规”货源流入二级市场。对一些地方“违规者”绝不能姑息迁就。进入11月份,2008年的纪特邮票预订就要开始了。如果这些“违规”现象得不到认真查处,必将影响到广大客户对明年纪特新邮票(特别是大版票)预订的积极性,更会严重影响到集邮事业和邮票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打开集邮市场的另一扇大门(北京邮市卡行情)
下一篇:“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极限片”之我见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