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十七大”小型张价值如何?(周凤迟)

[日期:2007-11-07]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周凤迟 [字体: ]

    最近以来,市场的走势不能令投资者满意,以2003年与2004年为代表的绩优小版张都在进行调整,尽管幅度比较有限,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能掉以轻心;在此运行区间段,”十七大“小型张却是一枝独秀,逆势飘红,整封的价格达到了1000元以上。在“十七大”小型张上市的初期,笔者曾经在集邮网站上贴过一篇题为《“十七大”小型张可能打折》的短文,意在提醒投资者要注意其中的风险。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十七大”小型张的价格不仅没有出现笔者所预料的可能打折的问题,反而还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在人气非常不错的某集邮网站上日前更是有大量的卖单挂出,买单也有一定的数量,但基本上都是散的小型张。据笔者的初步观察,虽然“十七大”小型张在下跌行情中走出了稳步上行的态势,但是其基础并不十分牢靠,因为在网上的卖盘要远远大于买盘,出货的意图昭然若揭,建议投资者不要被某种临时性的假象所迷惑而盲目跟进,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邓小平”小型张败走麦城的教训必须认真吸取。   

 

为了能使投资者对“十七大”小型张的价格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现将“十七大”小型张前不久在网上的报价情况向投资者进行一下简要的通报:如果是原封带号包装完好的“十七大”小型张,其挂出的卖单价格为每封1100元,至少有15封的货源可供;倘若是原封抠号包装完好的“十七大”小型张,其挂出的卖单价格为每封1020元——1060元之间,它可供的货源至少不会低于90封,其挂单量是最大的;即使是单枚的“十七大”小型张同样也有买卖单挂出,但挂出的卖单要多于买单,其单枚的价格大约在8.5-9.3元之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十七大”小型张的确有一定的需求,但这种需求仅仅只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有效,一旦有效期失效,其价格肯定会逐步下滑,甚至不排除向面值靠拢的可能,但我们并不希望发生这种事情。   

 

“十七大”小型张的价格之所以能够上扬,主要基于以下四点:一是“十七大”小型张向市场投放的量相当有限,尤其是在新邮发行量事后公布措施出台之后更是如此,从而造成了其价格的虚高,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二是邮商之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用对敲的手法,将“十七大”小型张的价格暂时推上去,以便为日后的出货流出足够的空间,因为他们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价格主导权;三是为2008年的新邮预订铺平道路,倘若这个节骨眼上“十七大”小型张打折的话,对于新邮预订肯定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延缓其进度,不能更好地回笼资金,这对其造成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四是为2007年底或2008年初大量上市的2007年邮票年册做好准备,以便提高邮票年册的销售量,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2006年邮票年册的畅销,“和谐铁路”与“长征胜利七十周年”这两套小型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已发行的有关政治题材小型张的市场表现来看,绝大多数品种都是默默无闻,像“毛泽东”、“邓小平”、“澳门回归”、“香港回归”等小型张发行多年之后仍旧处于打折的状态,成为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当然,也并不是没有亮点可言,为庆祝十六大召开而发行的“黄河壶口瀑布”小型张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其价格超过了20元,成为编年小型张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在将近80套编年小型张的板块中,其价格能够达到或超过20元的只有“黄河壶口瀑布”、“步辇图”和“和谐铁路”这三个品种(不含无齿张和金箔张),这其中又以“黄河壶口瀑布”小型张的价格最高,但今后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几乎为零,更不可能发生在“十七大”小型张这个品种上,所以对其价值的认识一定要十分清醒,盲目追高将有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观望也许是最佳策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极限片”之我见
下一篇:市场下沉老票小型张少动(谢元宏)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