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共赢”邮市很需要(大江南收藏)

[日期:2007-12-23]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兴跃 [字体: ]

    中国邮市蹉跎岁月,几起几落,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没走共赢的道路。中国邮政既是主管部门,又是发行部门,更是经销部门,啥子都占全了,自然是只有赢没有输。可邮商、投资者、集邮者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普通投资者,运气不好的话比邮商和集邮者还亏损得多,邮商毕竟在市场做流水,多少还有机会捞几个;集邮者预订是官价,面值买的再打折亏损都有限。因此,在中国邮票的投资活动中,赢少亏多的现象比比皆是,难怪邮市有大起大落和十年井绳之说了。   

 

这种不公正的投资行为,本身就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邮市要想走好,要想把邮票作为一种投资手段,要让绝大多数国人参与进来,没有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平台,那永远是少数人搏击的场所,恶性循环的市场只会把中国邮市推向死亡。   

 

暂且不论邮票基本的邮资凭证属性,仅市场的不公平性实际上就把国人拒之门外,没有群众参与的市场是死的,商品市场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商品流通,缺乏了基本要素,市场也就名存实亡了。   

 

投资邮票,讲的是收益回报,不管回报多与少,总应该稳健的体现吧!做生意赢亏皆有,但总不可能全在亏损吧?在这方面,国家邮政是政策的制定者,既然已经把邮票纳入了资本运作的范畴,就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握邮票市场供需关系的动向,有效调控邮市的方向,在管理上更规范化,在运作上更人性化,排除内部不合理的成分,做好邮票监管和内部腐化,把邮票投资真正纳入市场经济,要让方方面面都真正体现邮票的投资价值,只有共赢,才会共勉与共进。   

 

几十年来的邮政垄断,如何能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行为呢?集邮公司有廉价的票源制作邮品高溢价推向市场,又如何体现公平性呢?改革后的中邮集团是企业行为,其市场公平竞争又如何体现呢?   

 

粮食体制改革把国有粮店推向了市场,除了国家储备之外,现在的粮食市场不是井然有序吗?生产资料体制改革后取消了计划价格,现在不是仍然市场化了吗?邮政体制改革,其目的就是要把邮政企业推向市场,供求关系其商品价格由市场说了算,同时还要有市场竞争,独家垄断经营的体制不是市场行为。因此,集邮公司融入市场经营是必由之路,也是方向。中国邮市只有走市场化的公平、公正、公开的道路,才会营造多方共同赢利的局面,资源互补、赢亏自负、风险共担,才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上海世博主题邮票销售火爆(央视国际)
下一篇:“小区邮局”方便了百姓(重庆法制)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