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邮币卡的投资者,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看好某一个品种,想大量买货的时候,却有钱花不出去,无法买到自己需要的数量;当我们感觉行情即将告一段落,准备卖出某一个品种的时候,却往往无人接盘,怎么也卖不出去。为此,很多人都感到无奈,并得出了邮币卡市场虽然遍地黄金,但是想真正赚钱,却并不容易的结论,那么,事实是否真得如此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即使在行情最低迷的时候,邮币卡市场也依然有人在赚钱,在行情最火爆的时候,也依然有人在赔钱。那么,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只有四个字:不懂谦让!行文至此,我们不妨先阅读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安徽人在京城做官,这就是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虽然张英在朝廷为官,但是他的族人还是居住在老家——安徽的桐城。因此,其老家的府第与一位姓吴的相邻,中间只有一条很小的通道。后来,邻居家建房子,想越界占用这条小道,张家不服,于是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为吴家也是当地的显贵望族,县太爷谁家都不敢得罪,因此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张英家的人见县官不好办理,就直接写了一封书信,让人星夜送到京城,向身为朝廷大员的张英告之此事。张英读完书信,认为事情非常简单,便提笔沾墨,在那封书信上写了四句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的人看到这首诗后,感到非常愧疚,就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深受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两个家族都向后让了三尺,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这条巷道,后来就被人们称之为“六尺巷”,而两家礼让的故事也从此成为美谈。
作为邮币卡投资者,当我们读完这个美丽的故事之后,会有怎样的感悟呢?我们在邮币卡市场无法赚钱,有的时候,不是我们没有得到相应的信息,不是没有相应的人脉关系,而是我们没有学会礼让。
当我们感觉某一个品种即将行情结束,希望快速出售的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卖出去,井不是真的无人接盘,而是我们的价格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既然你感觉后市不好,会有很大的下跌空间,别人自然也会有相同的感觉,此时的筹码已经成了烫手山芋,你还希望按照当前价格出售,又怎么可能呢?为了能够快速出售,你为什么不让价格稍微低一点呢?要知道,市场是趋利的,只要你的价格稍微低一点,你的筹码就会很容易卖掉,而不会最终砸在你的手里,那么,当你卖货而又卖不掉的时候,你想过这一点吗?
看到这里,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们作邮币卡投资,本身就是为了盈利的,就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为什么还要让利于人呢?其实很简单,让利与不让利,都是投资市场上的一种生存策略,一种应市方法。当大家都认为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时候,那么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已经不可能了,这时候,你应该追寻的是资金的周转速度,而不是利润最大化,资金周转速度越快,你的利润同样越大,所以,这个时候,你让利给别人,就是加快了你的资金周转速度,你就会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在买货还是卖货的时候,你都让利于人,还会给自己形成一种很好的市场形象,一种很融洽的交易圈子,也就是说,你会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成为一名金牌投资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买货的时候高一点,卖货的时候低一点,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投资生存策略,也是平凡与卓越的分水岭。当然,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我们投资的中心都是利润,但是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谦让,也是一种有效的盈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