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值得期盼的2008金“币”辉煌(黑狐)

[日期:2008-01-13]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黑狐 [字体: ]

    2007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资本大潮涌动,市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年。受到人民币升值,流动性泛滥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周边投资市场无论是房地产还是股市,汇市还是金市,均呈现出近年少有的牛市行情。   

 

当然,金银币投资市场也不平静,同样也受到了资本大潮的波及。在今年上半年整体出现了一轮规模较大的上涨行情。币市在黄金光芒的照耀下,更显得璀璨夺目。对于即将到来的2008年,也是奥运之年,市场又将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       

 

国际金价将冲击千元大关   

 

国际黄金价格的波动,尤其对以黄金、白银作为造币材料的金银纪念币影响较大,今年以来国际黄金价格出现了爆发性的上涨行情,并创下27年以来的新高,黄金价格的大幅飙升助涨了币市行情。   

 

2007年金价全年上涨244.2美元,最大涨幅40.6%。国际黄金价格的上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对黄金市场及其衍生产品的关注,投资黄金及衍生产品的群体,2007年呈几何级数增长。“2007年,中国黄金市场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语出日前结束的2007中国黄金与贵金属峰会。会议主办方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投资黄金的人数已经超过一百万。可以说,目前黄金完成了它的华丽转身——从消费品到投资品——又一次成为社会主流人群关注的对象。         

 

奥运行情将贯穿全年   

 

奥运会纪念币以其精美的设计、高超的铸造水平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记载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营造了浓厚的奥运文化氛围,为世人提供了难得的收藏珍品,也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钱币创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载体。奥运会纪念币经过国内主流媒体的广泛宣传和报道,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总之,奥运纪念币及相关题材纪念品的发行,对钱币市场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 

 

奥运概念将是今年钱币市场的主旋律   

 

奥运藏品凭借其巨大的题材影响力,继续成为今年市场成交的主流品种,奥运纪念币延续2006年的强势,价格稳中有升。奥运币的持续走强,除了政策面的呵护,社会群体的积极参与,还有宣传方面的效应,货源投放的控制。总体来看,除了奥运一组、二组表现较为出色,均创下历史新高外,奥运流通纪念币、奥运金条等也出现了较大的涨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如果说2006年是奥运行情的启动之年,那么2007年是奥运行情向纵深发展之年,社会对奥运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召开,可以预计2008年将是奥运行情的高潮之年,参与群体将继续增加,行情规模将继续扩大。   

 

彩金币重塑辉煌老精稀价值回归   

 

彩色金币是个新兴的板块,也是一个对钱币市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品种。从1997年我国发行第一枚彩色金币《吉庆有余》至今刚刚十年时间,该板块在2002年到2003年的钱币行情中表现十分突出,缔造了钱币历史上的彩金时代。2003年以后,龙头品种未能再创新高,彩色金币盛极而衰。   

 

彩金币经过长期的下跌和调整后,价格风险得到释放,随着市场流通盘的减少,和彩金收藏群体的增加,今年以来整体呈现探底回升的走势,部分品种创出历史新高,重塑2003年的辉煌。以龙头品种《贵妃醉酒》为例,该币为彩色金币的龙头品种,2003年最高上涨到26000元,2004年两次探底为12000元,今年市场价格最高上涨到30000元。生肖龙头品种《彩金虎》目前市价上涨到10000元左右,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与传统的本色金银币相比较,彩色金币具有形式新颖,群众基础好,题材上佳,发行量适中等诸多优点,因此深受金银币集藏者的喜爱。2006年以后中央银行大幅减少了彩色金币的发行品种,使得前期已发行品种的收藏价值更加凸显。当然,增量资金的介入对彩金行情的复苏也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长期不被大家所关注的“老精稀金银币”,在今年也走出了恢复性的上涨行情。所谓“老精稀金银币”,主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上世纪80年代发行的收藏难度极高的精品金银币,以及一些发行量非常稀少的纪念币,在钱币收藏界被戏称为“老精稀币”。其中的部分品种,在今年北京钱币博览会和上海钱币拍卖会上大放异彩。   

 

比如“老精稀”的代表品种《桂林山水金币》今年最高上涨到36000元,与2003年比较上涨了3倍,《12边型近代美术鸟金币大全套》上涨到25000元,《儿童年浇花金币》上涨到6500元,《后羿射日》金币上涨到8500元,《古代船1/2盎司金币》最高以45000成交,《三国1/2盎司金套币》上涨到23000元,均创下了近年以来的新高。大规格金银币和大套金币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老精稀”金银币的强劲复苏,主要是由于收藏品的充分消耗和扩散沉淀,同时也由于近年来金银币集藏队伍的扩大,市场需求也相应增大,而供求关系的紧张直接导致藏品价格的不断上涨。总之,“老精稀”金银币的复苏,显示了金银币集藏信心的恢复,和市场重新回到了良性发展轨道。 

 

投资理念渐趋成熟行情发展较为理性   

 

如果说上个世纪90年代末发生的那一轮邮币卡狂飙行情,是由于当时国内投资渠道狭窄,民间资金借助香港回归题材蜂拥进入邮币卡市猛烈宣泄的结果,那么,今年的这波行情,则是由于市场外部环境趋好和市场内部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的共同结果。   

 

如果说1997年的那轮行情充满着投资的盲目、预期的贪婪和多空的剧烈搏杀的话,那么,经过10年来的市场熨烫,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已经趋于成熟,2007年的这波行情虽然也跌宕起伏,但没有往日市场的那种狂热和浮躁,价格上涨显得较为理性。   

 

总体来看,近年来随着金银币市场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钱币集藏爱好者信心得到了很大恢复,借助黄金牛市的推动,市场人气得到强劲复苏,成交摆脱了以往的低迷状况,行情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2007年市场的全面走强和集藏者的信心复苏,为2008年行情继续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乌鲁木齐市民抢购“老属嫁女”首日封(新疆都市报)
下一篇:“鸟巢”小型张的命运(大江南收藏)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