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邮市复苏需要发挥更大“魅力”(兴跃)

[日期:2008-01-13]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兴跃 [字体: ]

  邮票是特殊商品,也是资本市场角逐的场所,邮、币、卡市场在中国能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这是让不少人始料不及的。已经在中国发生的三次大的邮市行情,不管其过程如何,足以证明邮票内在的魅力还是相当吸引人的。   

 

邮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大起大落的行情和不和谐的市场现象,是诸多因素形成的,普通投资者和集邮者眼看邮市无情的起伏和腐败的泛滥,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啥法呢?邮市的基础是民众,邮票的价值体现在供求关系,存量越稀价值越高,物以稀为贵,同样适宜于邮票。   

 

从单纯的集邮过度到有意识的投资,不能不说是拉动邮市行情的推力。邮市低迷了10余年,绝大多数投资者离开了,庞大的邮市列车,仅靠为数不多的人拉动是相当困难的,弄得不好还会倒退,更不要说前行了。所以,要想把邮市行情做大、做强、做旺,必须要有足够的马力,没有足够的能量,不可能加速邮市行情的发展。要想汇聚无数的能量,没有明显和稳固的赚钱效应谁又愿意来呢?   

 

这两年邮市行情的启动和复苏是客观存在的,那又是靠什么把堕入深谷的邮市慢慢往上拉起来呢?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有体制改革、有经济周期、有市场要求等等,众多的因素确定了这轮邮市走出低谷的趋势,趋势是确立了的,推力似乎差了许多,或许真是邮市大病后需要久治了吧!不管怎样,只要在治就有希望。   

 

邮市的复兴除了政策因素外,最重要的一条还是购买力的增强。这两年又是谁在投资呢?当然是先知先觉的有识之士,这些人买了东西又是为了啥?当然是为了获取惊人的投资回报,已经买了货的主力或庄家寄希望出货,倘若没有社会广大的民众来续力投资,即便价值连城又有啥用呢?商品不流通不成其为商品,何况邮票又是特殊商品,再不流通价值何在。因此,搞活市场,搞活流通,充分体现邮票的价值取向,让所有收藏和投资邮票的人都有所获,才会出现交易活跃的邮币卡市场。   

 

这轮行情的特点较前三次有质的改变,一是国家已经把邮政推向了市场,政企分开,职责分开,把纯粹的计划经济模式改变为市场模式,客观上把中邮集团推向了市场,适应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已是必然,国家不可能再把中邮集团养起来,国有资产必须由国资委管;二是邮市长期处于恶性的环境之中,邮政垄断邮票资源,扭曲邮票邮资凭证属性,恶意炒作新邮,行业内部管理混乱,腐败严重,客观上导致市场竞争的不公平、不和谐性,其结果是邮票形象被恶化,打折邮票泛滥,投资者严重亏损,集邮者大量离开,国有资产巨额流失。这一切的因果关系都必须彻底改变,市场商品经济要有市场商品经济的格局,政策宏观调控,市场良性发展,才能把中邮集团置于市场氛围之中,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才有可能引导邮票市场走向规范;三是邮票的特殊商品属性必须体现出来,要广大投资者进入这行,首先要具备投资的条件和环境,条件不具备,没有诱人的投资回报,谁又会入行呢?所以,这轮行情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邮票价值稳定的问题,投资邮票的收益都存在问题,谁又愿意投资邮票呢?   

 

邮市是资本市场,这轮行情的启动离不开必要的条件,这个条件包括邮票的赚钱效应和引导邮市预热的品种,首先看邮市复苏的趋势是否成立,接下来才是各方面条件的配合。把整个邮市行情推向高潮必须是所有板块有效激活,人气的指数至关重要,没有全社会民众的关注、认可和投入,也不可能把邮市的行情推向高潮。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鸟巢”小型张的命运(大江南收藏)
下一篇:“金猴”强势攀升“封片”联袂崛起(海铭)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