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已经正式公布。但是,与往年不同的是,我们从发行计划中看不到小版张(版式二)的具体发行品种。另外,小版张的预订政策也与2007年有所不同:取消了向小版张预订户供应小型(全)张。这些变化给邮人带来了许多悬念,也留下了更多的期盼。
自从2003年邮政部门推行纪特邮票版式“大版(版式一)袖珍化、小版(版式二)多样化”改革以来,受到了集邮爱好者的热烈欢迎,特别是版式二,经过5年来的系列发行,已经得到了广大邮人的认可,收藏群体不断扩大。从2008年新邮预订情况来看,开始没几天各地小版张〔版式二)的预订计划就已爆满,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那么2008年小版张(版式二)应该如何安排发行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品种与印量小版张(版式二)的品种,全年不应太多、太滥,应该控制在全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的30%,即10个品种左右(最好不少于10个),不能太少。例如:2006年真正的版式二只发行了4个品种,没有展现全年纪特邮票的特色,显得单薄、零乱又失均衡,难以形成独立的系列。在印量上,由于版式二主要是为了满足集邮者的收藏需要而发行的,进入通信领域的自然消耗少之又少,所以,它的发行量不应过多。
二、题材与设计自从2003年以来,邮政部门在小版张(版式二)的发行上,基本坚持了系列性和连续性,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如从2004年发行《甲申年》猴票起,每年都发行由6枚邮票组成的版式二,已经连续发行了5枚(含2008年发行的“鼠年”小版张),受到了邮人的广泛欢迎;此外,虽然“木版年画”小版张从2004年改为中国邮政贺卡的兑奖奖品,但是由于题材的连贯性和设计的统一性,同样受到了邮人的热烈欢迎;目前,形成系列性、连续性的版式二还有“古代书法”、“北京奥运会”等题材的品种。具体到2008年的小版张品种,笔者认为,根据已经公布的发行计划,应该选择生肖系列的《戊子年》、民俗系列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兑奖小版)、国粹系列的《京剧净角》、奥运系列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传递》等品种发行小版张(版式二)。因为这些品种题材优秀、系列性强,涵盖了2008年纪特邮票的精品,为邮人所喜闻乐见。在设计和印制上,应该根据每套邮票不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多采用诸如凹凸版、丝印、雕刻等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发行的《司马光砸缸》,作为儿童历史故事系列的龙头发行了小版张(版式二),赢来一片喝彩声,可是,2007年发行的同系列邮票——《孔融让梨》,却没有再继续安排发行小版张,而是改为发行小本票,使儿童历史故事题材邮票小版张(版式二)出现断档,使人感到遗憾。因为小本票的观赏度和邮人的喜爱程度远远不及小版张。所以,广大邮人都希望2008年的《曹冲称象》能够恢复为小版张(版式二)形式发行。
2008年的新邮预订取消了对小版张预订户小型(全)张的供应。笔者认为,集邮者都有求全、求齐的收藏习惯,小版张与小型(全)张是两个不同的品种,如遇有某一种纪特邮票仅仅发行小型(全)张而不同时发行套票的话,不供应小型张岂不造成全年纪特邮票预订残缺不全了吗?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恢复对小版张(版式二)预订户的小型(全)张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