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请关注邮票集体“逃课”(闻钟)

[日期:2008-01-18]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闻钟 [字体: ]

    最近不断听到一些集邮的朋友抱怨,预订的邮票取不着,想买的邮票买不到,郁闷!   

 

细打听,原来是集邮预订户们预订的20071219日发行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和吉祥物”小本票和1220日发行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竞赛场馆”小型张、邮票首日封等邮票、邮品不知什么原因发行日集体“逃课”了,缺货。只听到集邮公司的营业人员不厌其烦地解释,邮票未到你急也没用,营业员比你还急。只好跑到集邮协会过过嘴瘾,发发牢骚。   

 

2008年的开门票——戊子年鼠票,在集邮者殷殷期盼下,翩翩而至,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地方零售票又一次“逃课”了,连预订的邮票也未到齐,小本票、首日封更是不见踪迹,以至于与外地朋友互寄生肖首日封的心愿也无法完成了,又一次欠下了朋友们的人情债。   

 

使人疑惑的是,既然邮票是按计划发行,那一定应该提前印制,预订数也早就知道,按理说邮票应该是能够满足需求的,却仍然出现多套邮票“逃课”的现象,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邮票的发行部门和邮票的主管部门应该正视这个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消遣的方式也多了,投资的渠道更多了,邮票也早已不是“皇帝的女儿”。就拿从1992年以后发行的编年票来说,2000年以前的发行量套票在2500万以上,2001年以后的发行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00万到700多万,这说明了什么?只能说集邮者的人数急剧下降,那留下的几百万人,应该是中国集邮的中坚力量。假如这些人被那些经常“逃课”、“迟到”的邮票忽悠了,只怕到时上门求人,也没多少人愿买了邮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投资“喜临门”小全张须分清版式(汤成光)
下一篇:低迷十年的邮市有望回暖(周律江)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